一場亞洲美食盛會 凸顯成都“國際美食之都”城市IP

2019-05-22 09:36:50 |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編輯:馮巧鳳 | 責編:陳夢楠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CqgNOlzc3XOAYx7FAAAAAAAAAAA341.600x399

成都熊貓亞洲美食節開幕式現場 攝影 劉世光

  國際在線四川報道(劉江):5月16日,成都熊貓亞洲美食節在成都博物館開幕。為期一週的成都熊貓亞洲美食節在蓉城1200多個餐廳和11個商圈舉行。春熙路、寬窄巷子、339廣場等“網紅地標”成為遊客和市民“打卡地”。

  作為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重要配套活動,亞洲美食節分別落地成都、北京、杭州、廣州四個城市。成都作為亞洲美食節舉辦城市之一,因獨具四川特色的美食、獨樹一幟的天府文化、清晰的“國際美食之都”城市IP,展現了獨特的生活美學和美食文化。

  成都熊貓亞洲美食節以“食美尋香、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為主題,圍繞“弘揚中華文明,發展天府文化,推動亞洲多元文明對話”這一核心,通過45項大小活動,以美食為載體,旨在促進亞洲文明交流互鑒。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眼睛跟著舌尖走”中國(成都)國際美食攝影展現場展出的攝影作品 攝影 劉世光

  美食節期間,多項美食體驗活動向中外嘉賓展示了獨具四川特色的美食風格以及背後的文化風韻。各類主題活動也精彩紛呈。“食為天——餐桌上的文化之旅”展、中國美食(菜譜)文獻展、“眼睛跟著舌尖走”中國(成都)國際美食攝影展、美食雲視聽佳片展播等美食文化特展,從不同角度,深度呈現了各個歷史時期的飲食文化。“成都送你一道菜”全球活動吸引了來自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日本等地的品牌餐館共同參與。

  成都熊貓亞洲美食節開幕式現場,來自泰國、以色列、巴基斯坦、韓國、新加坡、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分別介紹了各自的主題日活動,邀請市民品鑒地道美食,共享“舌尖上的亞洲”。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亞洲美食文化聯盟”在開幕式現場成立 攝影 劉世光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熊貓亞洲美食節開幕當天,由成都餐飲同業公會倡議發起的“亞洲美食文化聯盟”正式成立。世界辣椒聯盟、國際慢食協會大中華區分會、日本麻辣聯盟等機構加入該聯盟。

  川菜不僅僅是味蕾的釋放、味覺的滿足,也是成都人尋香尋美的生活追求。川菜是中國飲食文化傳統四大流派之一。作為上河幫川菜的發源地,成都擁有川菜的上百種烹調方法,7000多個菜品,贏得“吃在四川,味在成都”的美名。

  千百年來,成都這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發展出了豐富多彩、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形成了“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川菜美食特徵。此次美食節不僅進一步助推成都打響“國際美食之都”這一城市品牌,更為亞洲美食文化的交流展示提供了一次絕佳機會。

  無獨有偶,泰國菜和四川菜同樣以“辣”聞名於世。作為成都熊貓亞洲美食節配套活動的“成都泰國風情周”現場,除了舞蹈音樂,還有食辣挑戰賽,讓不怕辣的成都市民體驗泰國菜的辣度。在這多元飲食的背後,折射出了成都這座西部城市的開放進程。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以色列美食 攝影 劉世光

  目前,成都有駐蓉領事機構17個,友好城市和友好合作關係城市96個,與全球228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聯繫。同時,“蓉歐+”國際班列覆蓋22個海外城市,雙流國際機場的國際(地區)航線達到116條。隨著成都國際“朋友圈”不斷擴大以及往來便利度不斷提升,成都“國際美食之都”的城市IP進一步凸顯。

  無疑,對成都而言,舉辦此次美食節,意義重大。

  成都匯聚了中國當代多個菜係,全球多個國家餐飲文化在這裡百花齊放、交融發展。目前,成都已把高品位建設“國際美食之都”列為城市發展目標,將以全球化視野打造國際美食産業高地和美食城市品牌,凸顯以川菜文化為代表、中外美食薈萃的“國際美食之都”魅力,逐步成為全球重要的美食中心。

  成都熊貓亞洲美食節緊扣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主題——“亞洲文明交流互鑒與命運共同體”,用“美食”這個全球通用語言和“大熊貓”這一國際認可的中國符號,既提升了成都作為“國際美食之都”的全球美譽度和影響力,又彰顯了天府文化的時代風采。在此背景下,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目標以美食為媒,實現了跨文化傳播。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