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打造“軟”實力 鑄就經濟發展“硬”支撐

2019-08-28 09:12:49 | 來源:四川日報 | 編輯:鄧超 | 責編:陳夢楠

(轉載)成都:打造“軟”實力 鑄就經濟發展“硬”支撐

鳥瞰天府軟體園。

(轉載)成都:打造“軟”實力 鑄就經濟發展“硬”支撐

天府軟體園是成都軟體産業重要的承載空間之一。

  8月22—23日,中國國際軟體合作洽談會(簡稱“軟洽會”)在成都迎來了第17個年頭。開幕式前,主會場的大螢幕上,閃現了一連串彰顯成都軟體實力的數字:2018年成都市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3959.7億元;軟體業務收入億元及以上企業308家,上市企業27家……

  作為全國首批、中西部唯一的中國軟體名城,成都有很好的電子信息産業基礎。四川省委、省政府把“軟體與信息服務”作為全省構建“5+1”現代産業體系的重點領域之一,成都市委、市政府把“軟體服務”作為“5+5+1”現代化産業體系的發展重點。順勢而為,成都軟體産業成為支撐成都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全國軟體産業版圖上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領先我國中西部地區軟體服務業發展。

  今年,成都市提出,以創新謀發展,以高品質為目標,以高端軟體為引領,繪製以網絡信息安全、數字文創、工業軟體、積體電路設計為支撐的“1+4+N”高品質發展藍圖。到2025年,成都市力爭軟體業務收入突破8000億元,躋身中國軟體名城第一方陣,成為世界軟體産業重要的研發基地和標杆城市。□文君(圖片由成都市經信局提供)

  看實力 良好生態引聚行業高端盛會

  軟洽會已連續舉辦17年,一路見證、一路伴隨、全力助推成都軟體産業發展。“10年前我來參加軟洽會,當時成都軟體企業只有500多家,産值不到1000億元。而今天,成都的軟體産業規模已經突破了3000億元,其發展歷程也成為全國軟體産業的一個縮影。”大會嘉賓、中軟國際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陳宇紅説。

  嘉賓的真切感受,道出了成都軟體産業的進階之路。成都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説,作為成都市的支柱産業之一,軟體産業是助推“成都製造”向“成都智造”演進的重要力量,對加快成都經濟社會信息化進程具有重要作用。憑藉充沛的科技資源,便捷的交通樞紐,獨特的人文、人居、人才等優勢,成都充分利用各方資源和條件,舉全市之力,在産業規模、創新能力、企業培育、新興業態、國際影響、帶動效應等各方面取得顯著成效,軟體産業發展水準實現質的飛躍,步入品質提升階段。

  越來越多行業巨頭聚集成都。過去一年,成都新登記信息傳輸、軟體服務市場主體3萬戶,同比增長19.5%;軟體業務收入億元以上企業308家;涉軟體類專利授權數約1.5萬件,同比增長49.0%。

  越來越多的“成都品牌”被叫響。這個夏天,被2019年的國漫代表作《哪吒之魔童降世》點燃,電影票房突破40億元大關,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第4部票房超40億元的影片,並正式登陸海外市場。這部“爆款”動漫電影的幕後製作“大本營”——可可豆動畫影視有限公司就是成都本土企業,是成都軟體從業大軍中的一員。

  數據印證綜合實力:今年1—6月,成都軟體服務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51.1億元,其中,軟體業務收入1659.1億元,同比增長13%。成都軟體業務收入佔到全國的5.1%,佔中西部地區的30.4%,佔西部地區的42%。

  看活力 重大軟體項目攜手紛至遝來

  看一個産業的發展是否具有活力,項目簽約落地是重要的觀察窗口。本屆軟洽會開幕式上,成都活力一覽無余:14個軟體産業項目集中簽約落地,總投資約145.66億元。

  不僅有數量,更有品質。舉例來説,此次簽約項目中投資金額最高的東方網力成都項目,擬在成都高新區打造全國研發中心、銷售中心、結算中心、運營中心等,面向政府、公安、綜治及行業用戶,開展“城市視頻監控管理平臺”和“城市數據平臺”的研發、銷售及提供相關技術服務。

  如果將觀察的時間拉長,就會發現,這股“活力”並不是突然而至。今年前7個月,成都共簽約12個軟體産業重大項目,總投資金額達438億元。在這其中,華為是不可忽視的亮點。華為公司輪值董事長郭平表示,華為對成都未來發展充滿信心,願助力成都打造全球知名軟體研發中心。

  今年5月,成都市政府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了《共同構建信息通信技術産業生態戰略合作協議》,支持成都市打造高端顯示屏産業基地,進而建設電子信息産業功能區,將包攬成都京東方AMOLED柔性屏全部産能;3個月後,成都把握中國ICT産業轉型這一歷史機遇,與華為簽訂《鯤鵬生態基地項目合作協議》,成都與華為將共建鯤鵬轉化平臺、鯤鵬行業解決方案孵化平臺、華為鯤鵬天府實驗室、鯤鵬生態基地展示平臺,孵化基於鯤鵬生態的行業解決方案,共同打造鯤鵬生態産業園,推動鯤鵬産業生態創新發展,建設“開放創新的第二計算平面”。

  正是這些持續不斷的活力,助推成都軟體産業産值接連突破1000億元、2000億元、3000億元臺階,向著更高的目標攀登。

  看未來 打造世界軟體産業重要的研發基地和標杆城市

  當前,全球軟體産業正處於加速創新、快速迭代、群體突破的爆發期,軟體技術和産業的發展水準成為國家競爭力的關鍵要素。

  要在加速發展期不掉隊,清醒的自我認知很重要。儘管成都軟體産業已經邁過了3000億元門檻,但同時也還存在航母級領軍型企業緊缺等亟待解決的問題。

  追風者,奔跑在前。當前成都正在積極構建“芯—屏—端—軟—智—網”為一體的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電子信息産業生態圈,軟體産業是其中重要一環。成都將提升軟體服務的供給能力,拓展軟體服務的滲透領域,培育軟體服務的骨幹企業,打造世界軟體産業重要的研發基地和標杆城市,“我們將積極打造特色鮮明的行業應用軟體基地,率先在國內打造工業控制軟體基地,打造國內第一方陣網絡視聽基地。”成都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説。

  大力推動全産業鏈發展——圍繞軟體行業産業鏈、價值鏈中高端,招大引強,緊盯頭部企業;加快産業強鏈補鏈,加快引進基礎軟體、工業軟體領域的優質企業、項目,支持企業積極參與開發嵌入式作業系統、數據庫、EDA工具等,繼續推動遊戲産業發展,做強“成都造”品牌。

  突出加強人才要素支撐——著力引進産業急需的高端人才、具有豐富經驗的中高層管理者、資深專業技術人員等,大力支持企業、高校、機構培養本土人才,進一步做好人才服務保障,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

  推進産業融合創新發展——充分運用5G、人工智能、雲計算、工業互聯網等,提升軟體産品與服務開發能力,鼓勵軟體企業結合全市産業發展優勢,開拓雲應用服務、醫藥健康軟體、車載智慧作業系統等新興軟體服務領域。

  強化自主軟體推廣支持——積極組織開展“首版次”軟體産品認定;增加對自主政務軟體的採購應用;支持國産軟體堅定走商業化道路,實現政府支持、市場接納雙向互補發展。

  “《成都市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高品質發展規劃(2019—2025)》即將出臺,它將為成都軟體産業的高品質發展提供更加清晰的發展指引。”成都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