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企業家開啟成都創業路 他看中成都什麼?

2019-12-24 09:17:57 | 來源:成都全搜索 | 編輯:鄧超 | 責編:陳夢楠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姚雯君)12月23日報道 2019年1-9月,成都與韓國進出口總額154.6億元,其中出口39.9億元,進口114.7億元,主要集中在製造業、房地産、金融、商業零售等。截至10月,在成都註冊的韓資企業共計328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13家。為何眾多韓國人選擇在成都投資創業呢?今天,記者走進中韓合資企業——四川瑞福馨商貿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轉載)韓國企業家開啟成都創業路 他看中成都什麼?

池承凡

  2014年,由四川省恒源瑞馨商貿有限公司與平衡資本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的中外合資企業四川瑞福馨商貿有限公司在成都成立,並於2016年成為首批入駐菁蓉匯國家級中韓産業孵化園區的中韓企業。公司的執行董事長池承凡便開始了自己的成都創業路。

  初到成都 被美食美景所吸引

  説起與成都的淵源要追溯到2011年。池承凡介紹:“我在清華大學就讀研究生時,認識了一個四川朋友,他就住在成都,我就跟他來了成都。當時我就覺得成都的生活環境特別好,好吃的東西多,就喜歡上了這座城市。”

  “2006年我剛到北京的時候,還沒有那麼多韓國人到中國創業,即使選擇到中國,更多的企業也選擇在了東邊,因為離家比較近。但近年來,更多的企業把關注點放在了西南,放在了四川成都,因為這裡交通方便,通過成都也可以進到昆明、西安等中部、南部市場。”

  為何有這樣的變化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2011年至2019年,池承凡親眼目睹了成都的巨大變化,他回憶到:“我第一次來成都的時候南邊都是土地,沒有高樓,現在大不一樣了。許多韓國企業選擇來到成都,進入中韓産業孵化園區發展,特別是一些高科技企業和醫療企業。”

  吸引創業者的重要因素:生活配套、企業服務

  中韓創新創業園的佈局落地,給來蓉創業的韓國人帶來了更強的底氣。據了解,截至目前,中韓創新創業園入駐對韓服務眾創空間4家,企業總計45家,線下企業29家,線上企業16家,涉及物聯網、人工智能、節能環保、泛娛樂遊戲等多個行業領域。

  在池承凡看來,生活配套服務與良好政策支持成為了吸引人才、企業入駐的重要因素。“如果人才要在某一個地方入駐,配套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他們會很在乎生活的位置,這個‘位置’所指的不一定是方位,而是工作、生活的環境。”

  對於一個“人生地不熟”的企業來説,中韓創新創業園的“一套式”服務也讓池承凡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在公司成立初期時,創業園在程式上、稅務上為我們解決問題,他們的服務中心還會提供翻譯服務。外國人在內地沒有很多的工作關係,創業園就會幫助我們尋找中國的合作夥伴,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現在,每個季度池承凡就會來成都出差一次,如今他已經可以用流利的漢語與中國人交流了。在他看來,成都與韓國在高科技技術、醫療、醫藥、美容等領域還有更多的合作空間。“韓國在這些領域發展較快,中國西南市場還有較大的空間讓更多的韓國品牌進入,”池承凡告訴記者,“合作不僅僅要確定行業方向,更重要的是確定合作方向,尋找全週期的中國合作夥伴,包括開發、推廣、銷售等。目前,中韓生活館的中國服務中心就可以做到這一點,因此要繼續保持下去。”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