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女飛人當年的英姿。
1998年世界女飛人挑戰賽在成都舉行,這是亞洲女飛人李雪梅和當時的世界女飛人瓊斯的合影。
李雪梅在體育課上為學生做示範。
深秋的電子科大,銀杏黃了大半,風吹過落下幾片,校園的小路上又多了幾片金色。操場上,一位女生利用午休時間“打卡”跑圈,路過李雪梅時,微微彎下腰喊了聲“老師好!”然後繼續向前,消失在彎道……
這位跑圈的女生或許不知道,眼前的李老師像她那麼大時,已在八運會上創造了10秒79的全國紀錄和亞洲紀錄。而這個紀錄,至今無人打破,甚至難以接近……
曼谷 亞運會發著高燒百米奪冠 賽後直奔廁所狂吐
“我選擇練田徑,應該是天意。”穿著運動裝、一頭幹練的短髮,已經是電子科大副教授的李雪梅,眉宇間散發著一股運動員特有的氣質,“小時候在農村裏天天光著腳丫子跑,可能天生就跑得比較快,然後小學的時候被選到廣漢參加一個中小學生運動會,就被教練看上了,他覺得我腳下動作特別乾淨,是個好苗子。”
憑藉著別人追不上的速度,李雪梅從體校衝到省隊再衝到國家隊。1997年在上海八運會上創造了全國紀錄和亞洲紀錄後,李雪梅已是當之無愧的“亞洲女飛人”,而真正讓她問鼎亞洲第一人,則是在1998年的曼谷。
那場比賽,李雪梅至今難忘。“那一年亞運會是在12月份,集訓在北京。北京的12月冰天雪地,然後一下到了曼谷特別炎熱的那種氣候,當時病倒了一批運動員。”李雪梅記得,一冷一熱的氣溫讓很多人生病,發燒、腹瀉。“我的人生第一次住院就是在曼谷,當時高燒39度,而且就在100米決賽的頭一天。”
第二天的女子百米飛人大戰,“完全是靠意志品質,跑完以後我直接奔廁所。全吐了,嘴巴和鼻子一起噴的那種吐。”那一役,李雪梅跑出了11秒05,“這個比賽是特別難忘的,壓力又特別大,因為之前媒體也炒得比較厲害,就必須要把這塊金牌拿下來。”
成都 一場前所未有的商業賽事 亞洲女飛人挑戰世界女飛人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到新世紀初的那幾年,是李雪梅的全盛時代,全國無敵、亞洲無敵,她的目光自然也瞄向了世界賽場。
八運會李雪梅跑出10秒79那一年,這個成績在世界排第二,美國短跑名將馬裡昂·瓊斯跑出了10秒76。
1998年5月,一場中國田徑前所未有的商業賽事在成都市體育中心舉行——世界女飛人挑戰賽。後子門出現了久違的熱鬧,老成都體育迷至今都記得,這是全興隊颳起黃色旋風後市體育中心最著名的一次比賽——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等國際知名媒體都派記者前來,央視也進行了直播。“那場比賽應該是中國田徑第一場商業比賽,其實它的意義是在於為商業比賽提供了一個成功模板。作為參與者我很榮幸,當時其實跟瓊斯從實力上來講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我覺得它的意義在於推動了田徑項目。”
20多年過去,李雪梅只記得自己當時還帶傷上陣,“記不住左膝還是右膝(傷)了,所以比賽成績並不好,其實在賽前我已經調整了心態的,因為我知道自己的情況是什麼樣的。”那場比賽,瓊斯跑出了10秒71的當時個人最好成績奪冠,李雪梅以11秒21獲得第四名。
2000年悉尼奧運會,李雪梅再度遇見了瓊斯——女子4×100米接力的決賽場,這是中國短跑隊歷史性突破。“短跑項目首次進了奧運會的前8,但其實當年應該是可以更好。”20年後,李雪梅對這場比賽的評價是遺憾,甚至是職業生涯最遺憾的一場,“當然現在回頭來看,我覺得非常平靜了。經過了很多事情以後,這些經歷對你的人生、生活和態度,都是一種財富。”
如今 圓了大學教師的夢想 她是學生崇拜的偶像
跑完4圈慢跑熱身後,李雪梅指導學生做腰腹和力量的簡單準備活動,她坐在操場上示範,雙膝靠向胸口,兩手伸張,這是練習核心肌肉的經典動作。
“可能很多人選擇是不一樣的,有絕大部分可能會選擇就留在體育局,或者做領導或者做教練什麼。”2006年李雪梅正式退役,而她之後的“去向”讓很多人意外,作為中國田徑劉翔之前最著名的短跑選手,她選擇了進大學當老師。“我沒有真正意義上上過大學,很嚮往大學的生活。就我本身的性格來講,屬於比較喜歡自由自在的,想在大學當個老師,自由又沒那麼大壓力,還有寒暑假,有假期去世界各地看一看。”
剛剛當老師那幾年,李雪梅還是有些不適應,“當運動員特別是成績還算比較優秀的那種,當時是很大一群工作人員圍著你轉。但到了大學以後,當一名老師需要學會處理很多事情。”
為了把枯燥的田徑課上好,李雪梅想了許多辦法,“田徑在學校裏面其實並不受歡迎,因為學生一想到就覺得比較枯燥,所以説想把課上好,你還得一直學很多東西,包括我會去學羽毛球乒乓球怎麼打,然後向很多老師請教該怎麼上好一堂課。”
如今,李老師上起課來早已得心應手,大一新生也很愛選她的課,而她也很享受。“昨天我在新校區給學生上跨欄課,讓他們去跨最矮的欄架,大部分學生都可以完成,但需要一個克服心理障礙的過程。看到學生們跨過去後很開心的樣子,我就覺得挺好的。其實我們生活中不也是一樣嗎?一步步去克服各種你以為很難的一些東西。”
學期過半,李雪梅操心的是同學們的體測和跑步鍛鍊打卡了,開始上課前她又花十多分鐘時間去給孩子們講一些技巧。“希望他們真的能在大學期間找到一項喜愛的項目,然後伴隨他們畢業、工作甚至是終身,養成運動就是一個好習慣。”
面前的這群孩子大多是2001、2002年出生的,李雪梅叱吒田壇的日子,他們還沒出生。“有些學生還是會知道(我過去的成績),這個班一兩周就知道了,有的是年長的學長告訴他們的,有的就是自己查的。然後他們會説‘原來我體育老師那麼厲害’,會很驕傲,會讓他們上課更有熱情吧,哈哈哈哈。”(記者 陳甘露 湯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