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産通濟堰 造福成都兩千年
來源:成都日報  |  2022-10-24 09:00:20

(轉載)世界遺産通濟堰 造福成都兩千年_fororder_未標題-1

通濟堰攔河壩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運用時間最長的活動壩

(轉載)世界遺産通濟堰 造福成都兩千年_fororder_未標題-2

清道光年間新津縣誌新津十二景之一“堰堤春漲”

(轉載)世界遺産通濟堰 造福成都兩千年_fororder_未標題-3

通濟堰灌區江魚堤泄洪閘

(轉載)世界遺産通濟堰 造福成都兩千年_fororder_未標題-4

通濟堰體現了古人“乘勢利導、因時制宜”的治水智慧,是人水和諧的典範工程

  入夜,站在新津老南河橋上向東眺望,江天空闊處,橫亙著一道巨大的彩色“螢幕”,天上水裏,流光溢彩。這道“螢幕”就是創立於西漢的古堰——通濟堰。

  通濟堰肇始於西漢,經唐代重建,宋代擴修,形成了延續至近代的渠首樞紐——包括攔江大壩、引水渠堤、通航水缺、控制標準等工程設施的大致佈置格局。它是岷江流域古代少有的有壩引水工程。其攔河壩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運用時間最長的活動壩,規模僅次於都江堰灌溉系統,已經為一方蒼生造福了兩千多年。10月6日,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3屆執行理事會宣佈四川通濟堰列入2022年(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錄。

  有壩引水 簍石為堤

  通濟堰進水口位於新津岷江、西河、南河交匯處,歷史上有六水門(亦稱六門水)、蒲江大堰、馨堰、遠濟堰、通津堰、通濟堰、桐梓堰等各種稱謂。通濟堰開創于西元前141年,西漢蜀郡太守文翁“籍江為大堰,開六水門,用灌郡下北山”,距今已有216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運用時間最長的活動壩。考古學家羅開玉曾説:“蒲江大堰渠首工程以六水門為其顯著特徵,即在渠首建有六個可上下開關的大的水門,換句話説,它築有壩堤,在壩堤上開水門。可據需要放水灌溉農田。這與當時西蜀普遍使用的無壩引水工程相比,甚為特殊。”

  古人治水,有硬堰派(砌石)與軟堰派(籠石)之分。砌石耗資過巨,竹籠卵石則有軟硬兼具、抗衝擊、費省、施工方便的優點,但缺點是不耐久,須每年歲修。通濟堰“倣都江堰例,以竹簍壘石為堤”,同樣體現了古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彰顯了“乘勢利導、因時制宜”的治水智慧,是人水和諧的典範工程。

  竹籠以本地的慈竹編織,編好後的竹籠形如一根根佈滿稀眼的空心柱子。做竹籠首先是選竹,一般是選2至3年的竹子,時間不足或超齡,不是太脆就是太硬。一般是用彎刀將一根竹子一分為四,再將竹節捶掉,以便於編織。編單眼籠用6根竹片,編雙眼籠則用8根,並要留一個可活動的叫口(竹籠口)。治水時,人們就地取材裝上鵝卵石,以之築堰(堤)擋水。鵝卵石比人的腦袋還大,自然也比叫口大,裝籠時猛扔石頭一碰撞,鵝卵石就碰進竹籠了。竹籠壘石築成的堰堤有一大特色,就是活動性。洪水將至時,事先將連結竹簍的篾繩割斷,任其行洪。缺陷是每年枯水期都要歲修,重新壘堰,頗勞民力,但優勢是急浪可席捲泥沙奔騰東去,河床不易淤塞抬高。

  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陸游以蜀州通判身份到通濟堰視察築堤,寫詩《十二月十一日視築堤》,以記其盛。其中有“橫堤百丈臥長虹”,“西山大竹織萬籠”,“蜿蜿其長高隆隆,截如長城限羌戎”等詩句,寫盡“橫截大江二百八十余丈”的通濟堰大堤攔江取水的雄偉氣勢。那時堤防採用“順簍”堆砌,攔河壩採用梯形斷面的“品簍”安砌,大壩的迎水面還須加篾簟,搪河泥固基。

  從地理環境來看,新津是岷江水系的泄洪口。通濟堰攔江大壩的高低和進水口渠底的高程,涉及通濟堰渠首的進水量和下游用水戶的切身利益,亦涉及新津夏季的防洪。李冰治水,鑄石像為“水則”,而在通濟堰進水口附近的余波橋處,則是鑿石為“水則”,共六格,每格一尺,稱為一劃,由“水則”劃數控制大壩壩頂高度和進水口最大水位。

  此外,和都江堰一樣,通濟堰也有“歲修準則”。在渠口底部的紅砂岩上刻有石魚,這是每年淘淤的控制標準,以此控制進水口的渠底高程。一年一度的歲修淘淤,“上以余波橋下海底石板(指石魚處)為憑,下以瑞鱗寺溝底過江石為則”。唐代章仇兼瓊確立了“灘見石魚,堰齊四劃”的控制標準,清道光、咸豐年間,經彭、眉兩縣用水戶力爭,而改為四劃半。直至同治十二年(1873年)西川道才將堰規改為“五劃六字”,比原來增加了一尺六寸。清道光年間,廣東花城人宋灝任新津知縣,親筆制定了長達3000多字的《通濟堰章程》,就渠首堤堰、水缺等工程的施工技術管理和歲修派法等作了專門規定。自上世紀50年代起,通濟堰取水的攔江大壩改為石砌膠結的固定壩。2005年,通濟堰改建成混凝土永久性引水攔河壩,結束了低壩引水的歷史。

  堰堤興廢 社會變遷

  東漢建安年間,通濟堰迎來了有史可據的第一次大修。時任犍為郡太守李嚴是蜀漢早期的一個重要人物,其最重要的兩大政績,一件是建安二十一年(216年)鑿修覺山,這是341年後新津得以在六水門建縣的濫觴;另一件即是重建通濟堰。這次重修六水門,在歷史上影響深遠,以至於宋工部侍郎、井研人李心傳誤認為是李嚴創建了通濟堰。

  《新唐書·地理志》有唐開元二十八年(740年)益州長史章仇兼瓊開通濟堰之説,其實這也是一次極其重要的重建。這次重建使灌區得到較大擴展,可灌溉農田16萬畝。通濟堰在歷史上長度最長的時候,當數南宋紹興十五年(1145年),眉州知府句龍庭實主持修復,堰堤“橫截大江二百八十余丈”(約合今860米);下設筒堰119處。百姓感其功,立廟祭祀。18年後,范成大“訪故跡,壘石築防,置堤閘四十九所,立水則,上中下灌溉有序,民食其利”;他不僅恢復了通濟堰攔河壩,還對渠道進行了整修。宋代灌溉面積達34萬畝,與近代通濟堰的工程規模已不相上下,灌區的富庶不遜於成都平壩。

  通濟堰形成近代規模的渠首工程,始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新津知縣徐蕘“引西河水以益通濟堰,下灌彭眉”。乾隆二十年(1755年)春,徐蕘會同彭山知縣,組織民伕大修通濟堰,“遂于上端增築二十八丈,又引長舊堤而廣之,共長一百五十六丈,便引小海子水繞入舊堰”。此時的攔河壩兩端與舊堤相接,長約500米,橫截南河。嘉慶七年(1802年),眉州知州趙來震、新津知縣丁葵籀、彭山知縣倪鼎銓對通濟堰進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造,在西河與羊馬河岔河口增築長250米的白溪堰和長300米的火燒堰,使通濟堰與外江灌區相連,擴大了水源,為道光年間大增水田面積埋下了伏筆。

  在歷史的長河中,通濟堰屢興屢廢,發人深省。社會安定,其堰必生機盎然;戰亂頻仍,其堰則壅塞廢弛。有蜀漢定都成都,始有李嚴開六水門;有唐“開元盛世”,始有章仇兼瓊的重建;有南宋偏安,始有灌區面積擴至34萬畝的空前盛況;有明末清初幾十年的戰亂、瘟疫,始有“眉彭之人,不知斯堰水利者百餘年”之嘆;有清“康乾盛世”,始有三次大修。通濟堰的盛衰顯然受制于社會的盛衰。

  1949年後,通濟堰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通濟堰灌區目前是都江堰灌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工程規模、灌溉效益,還是管理,都大大超越了前代。總幹渠、東幹渠、西幹渠全長88公里,65條支渠長369公里,自流灌溉40.2萬畝,提水灌溉11.7萬畝,合計51.9萬畝。通濟堰幹渠沿岷江東岸平壩邊緣與長秋山之間的臺地南下,經新津、彭山、眉山三地,穿眉山鐵爐溝而至思蒙。受益灌區現有新津、彭山、眉山、青神四地的8鎮27個鄉320個村。

  堰堤春漲 水運通航

  歷史上,新津是著名的古渡,是成都通往西藏和川南等地的交通要衝,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水運第一站。縱橫的河道,四通八達的水系,綿延千里的航運網道,把比鄰的州縣串連成一片,深得舟楫之便的新津,成了岷江中游的水運樞紐和物資集散要地。

  岷江水系的南河、西河、羊馬河、金馬河、楊柳河在通濟堰附近匯合。為不使通濟堰攔江大壩阻隔岷江,專門預留了一個通航水缺,供船隻、竹筏木筏上下。水缺位於南河河道左側,在清代寬約十余弓(一弓約合1.6米)。官方規定每年十月開始歲修,十二月船筏封工(停走南河),正月下旬准許在指定地點抬船過壩,直至夏六月二十四日前後始人工割簍開缺,船筏始可由水缺上下。水缺其實是相對獨立的一個小壩,與攔江大壩竹簍並未聯為一體,為的是便於汛期將至時開缺通航,以方便行洪和排淤。凡中轉岷江中下游或上溯的運輸木船,必須經過提駁、抬船、過壩、裝船等繁重的體力勞動,方可通過通航水缺。水缺附近即是當地的西河碼頭,此碼頭專司提駁過壩之職。

  通濟堰灌區上游,因渠低田高,多扎筒車提水灌溉。筒車竹制,一般有四五丈高,在車輪狀的支架上綁扎竹筒,水流衝轉支架,竹筒循環挹(舀)水傾入水槽,再度水入田。而今筒車提水早已為機電提灌及小水庫供水所替代,筒車已成水鄉旅遊招攬遊客的一個符號。

  通濟堰背靠鄧公場碼頭,此碼頭與縣城五津鎮僅一江之隔,此地正是一千多年前遠近聞名的皂裏津故地。李膺著《益州記》謂:“皂裏江津之所,曰新津市”。北周地理文獻《周地圖記》記載:“(新津)縣城,故皂裏江津之所,所謂新津市也”。北周閔帝元年(557年),因皂裏津新津巿很有名,朝廷決定新設一縣——新津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詩云:“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東晉常璩著《華陽國志》記載:“大江自湔堰下至犍為有五津,始曰白華津,二曰皂裏津,三曰江首津,四曰涉頭津,五曰江南津”。此碼頭既是最早的新津縣城所在地,也是“五津”所在地。

  因為有了通濟堰的攔江大壩,每年三月,西河、南河的桃花水發,春水漫過堰堤,勢如一條奔騰戲水的長龍,又如無數水簾綴成的浩大跌水。堰堤以上江面如鏡,漫江碧透,夾岸樹綠山青,李白桃紅,麥苗青青,菜花金黃,泛舟南河,倒影如畫,好一幅“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明麗畫卷。此景為新津人津津樂道,道光年間“堰堤春漲”為新津十二景的第一大勝景。堰堤春漲,古堰流芳。當代的通濟堰,老當益壯,正青春煥發地走向未來。

  周明生/文 周建勇 廖學林/圖

編輯:鄧超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