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一條步行街的嬗變
來源:四川日報  |  2022-11-15 09:55:28

  原標題:一條步行街的嬗變

(轉載)德陽:一條步行街的嬗變

德陽文廟步行街。

  潘鳴 文/圖

  晚秋週末黃昏,追著最後一抹熔金夕陽,去悠遊經歷嬗變之後的德陽文廟步行街。

  德陽文廟步行街因廟而名。德陽文廟,始建於南宋開禧二年(1206年),2萬多平方米的恢宏廟宇,萬仞宮墻巍然屹立,欞星門、禮樂亭、大成殿,舊制猶存。是我國西部地區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文廟,素有“德陽文廟甲西川”之稱。

  老廟街,早些年曾有涉足。那時所見,沿街屋矮店破,墻殘壁頹,滿目零落雜亂。其狀令人傷感,匆匆一瞥,便黯然離去。

  聞悉近幾年德陽以文明城市創建和振興文化旅遊産業為契機,整合廟街資源,小街日漸重現生機。去年廟街被列入四川省步行街改造升級示範項目,確定了以文廟為依託,弘揚儒家文化、秉承古風,中西合璧的總體思路。

  到去年底,歷時短短三個月,整個街區建築群,從地面到立面,全部實施了修繕改造。文廟步行街一掃老氣橫秋的頹勢,成為德陽城市一道亮麗風景線、八方遊客的網紅打卡地、本地市民休閒遊樂的城市客廳。

  懷著心存多日的嚮往,穿過偌大的文廟廣場,新廟街撲面而來。其時,夕光盡收,街區華燈光彩齊放。五彩斑斕的光暈交融漫溢,把整片街區烘托成陸離迷幻的海市蜃樓。步入朱漆廊柱石基座的古式門樓,人恍如一頭墜入虛實不定的夢境。街巷窄窄的,南北走向概約一里地,中腰斜伸幾段岔巷,彈丸之地因此就有了迷宮般的景深。沿街兩側,商鋪毗連,樓宇錯落,間有亭閣牌坊之屬。清一色唐宋建築古韻,飛檐翹瓦馬頭墻,每一處細節都顯出精緻與考究。一應建築體,有飽經滄桑的陳年古跡,也不乏新近的匠心打造。但在建築總體風格上卻返璞歸真、修舊如舊。每一棟構築的風采,整一條廟街的流韻,廟街與一墻之隔的文廟的呼應,彼此相輔相成,熨帖諧美。不同時代的建築審美差異,在這裡被巧妙撫去生硬的裂痕。

  沿著一間間商鋪細細瀏覽品味,廟街的內涵包容是極其多元的。透過大型商場明媚的落地式玻窗,概念模特展示著最新款的國際時裝;唐裝漢服專賣店毫不遜色地比肩左右;多家全國連鎖品牌賣場各據口岸、施展特色行銷;肯德基、麥當勞的LOGO在夜幕裏眨動著魅惑之眼;地道的川味小吃當仁不讓緊貼旁邊:串串香、麻辣燙、紅油水餃、三鮮米粉……街中腰一處飲食廣場,更是天南地北各種風味名食大薈萃。無論遊客來自何方,天生喜好哪種口味,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的所愛。飲食皆以小吃和快餐形式供售,小份額簡餐,共享餐區設座,花時耗錢不多,即可一飽口福。

  文廟元素和儒家文化,在小街上化作潤物無聲的浸潤與熏染。芭蕉林休憩區的座椅上,銘刻著《論語》的經典名句;牌坊匾額和門楹對聯,句句是文意深雅的古典妙辭;裝飾墻、石板街面、下水井蓋、大紅燈籠、商家店招,處處可見文廟標識和含蓄著傳統文化意蘊的圖文。佇立街邊的導路牌,除了方位標示,也嵌有一句句溫暖的禮儀待客心語:“我在德陽等您……”

  寸土寸金的街面,綠植與花卉是畫龍點睛的存在。幾棵當街黃桷樹曲幹虬枝,一看便頗有壽數。上年紀的樹木含納天地靈氣,被景仰為神。樹榦上披拂著無數縷紅綢巾,係著市井百姓一份份美好的期冀與祈願。三角梅和綠蘿的藤根緊貼著街沿邊深深扎入地下,花枝與綠葉篷在半空如雨瀑一般流淌飛濺。不同街段,點綴著石缸盆景、微縮花圃、桂子、棕竹、熱帶刺葵,還有兩拱小橋,一縷清流。都是因勢而為、見縫插針的隨筆。有這樣的妙筆生花,文廟步行街便平添了幾分清新、溫潤與寧謐。

  夜色漸濃,人流還在漲潮。人們扶老攜幼、呼朋引伴來到這裡,盡情享受著週末一寸恬美時光。

編輯:鄧超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