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城市 成都示範
來源:成都商報  |  2022-12-14 08:41:49

(轉載)公園城市 成都示範

雪山下的公園城市 王效 攝影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是國務院批復同意、三部委聯合發文、四川省全力支持、成都市創新探索的城市現代化試點示範,開啟了成都深化中國式現代化城市發展道路的全新探索。

  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需要“示範”什麼?

  今年3月,國務院批復同意、三部委聯合發佈《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總體方案》,明確將從國家層面支持成都開展示範區建設各項工作,開啟了成都深化中國式現代化城市發展道路的全新探索。

  “厚植綠色生態本底、創造宜居美好生活、營造宜業優良環境、健全現代治理體系”—— 這是《總體方案》中對成都使命的概括,涵蓋了城市環境品質、民生福祉、經濟活力、治理效能等多個領域。一年來,成都在示範區建設過程中探索形成典型案例和經驗做法,走出可持續發展新路。

  1/厚植綠色生態本底,塑造公園城市優美形態

  從龍泉山放眼整個成都,滿眼蒼綠的一幅生態畫卷徐徐展開,公園形態與城市空間融合,山水林田湖草之間“藍”“綠”交織。

  將目光聚焦在一個個公園,這裡每天都在上演著生態惠民的新場景。春夏之交,城市公園裏搭起帳篷露營,繞城綠道百公里騎行畫一個圈,爬龍泉山看日出,是成都專屬的“鐵人三項”。寒冬臘月,圍爐煮茶再次點燃城市的野趣。

  為何成都能不斷刷新生態惠民的新場景?綠色是成都發展的底色。目前成都累計綠道建成5188公里,僅在2021年便完成建設10萬平方米以上公園30個,實施增綠項目2888個,全市森林覆蓋率40.33%,政府搭建起了自然資源與市民休閒生活之間的便捷橋梁,提供了近郊露營的場景支撐。

  公園城市不是單純的大建公園。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要解決的是城市空間佈局問題,破解的是舊有城市發展建設“攤大餅”的頑疾。以城市功能為導向優化空間配置資源,成都做優做強中心城區、城市新區、郊區新城的“三個做優做強”路徑明確,形成多中心、網絡化、組團式功能結構,整體提升城市功能,策劃首批20個重點推進片區和4個重點提升片區,發揮龍頭和標杆效應,加快建設形成踐行新發展理念公園城市示範區中的“示範區”。

  同時,成都實施城市精明增長戰略,注重全域統籌、差異管控、精細集約,系統推動城市空間結構、開發模式、建設方式綠色轉型,全面提升超大城市人口經濟承載能力。

  例如,為解決垃圾處理能力提升和城區建設用地緊張的矛盾,武侯區創新土地集約化利用模式,採取“地下拓空間,地面建公園”方式,建成全國首座2000噸全地埋垃圾壓縮轉運中心,實現公園形態與公服設施有機融合。

  城園相融、藍綠交織,城市在大自然中有機生長。這是水清、天藍、土凈、無廢的美麗蓉城。

  2/創造宜居美好生活,增進公園城市民生福祉

  “城”,所以盛民也,為保民為之也。步入新發展階段,一座超大城市是否宜居,更考驗細微之處的功夫。

  拿起家中的“一鍵呼”,一個電話便能享受到送餐、保潔、護理、理髮、洗浴等上門服務。這樣的場景,對於居住在成都市錦江區蓮新街道宏濟路社區的老人,早已成為居家養老生活中最為平常的事情。

  錦江區打破原有養老服務靠財政拉動的投入機制,變“政府主唱”為“多元參演”,創新構建“提升1個智慧養老平臺、優化3種有效供給、滿足3類有效需求”的“133”智慧養老服務體系,推動養老需求從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初步實現養老服務領域供給與需求平衡。2021年9月,錦江區入選國家智慧社會治理實驗特色基地(養老),成為全省唯一入選區縣。

  “醫療救助能在手機上辦理,太方便了,為這個服務點讚。”34歲的李星成(化名)今年因罹患惡性腫瘤住進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接受治療。出院後他來到離家最近的便民服務中心,在醫保專職人員的指導下,按照系統提示提交了相關證明。20天后,他的“一卡通”賬戶便相繼收到了來自區醫保局、退役軍人事務局、殘聯三個部門的三筆救助款共計1.85萬元,個人負擔部分僅2500元左右。

  針對群眾多頭跑多次跑、資料反復填多次交、審批程式多時間長的問題,新津區推出智慧醫保“救助通”平臺,打通數據壁壘、革新審批方式、統一網辦端口、夯實線下支撐,實現醫療救助“零跑路”,成為全國首個“零跑路”申請醫療救助的區(市)縣。平臺上線以來,辦結量同比增加300%、多重救助件同比增長200%、辦結時間由以前最長120天,縮短至最多20天。

  如今,類似的場景正在城市中大量出現。養老、教育、醫療、住房……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豐酬、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的美好生活圖景在展開。

  3/營造宜業優良環境,激發公園城市經濟活力

  今年7月26日,成都雙流迎來一位“重客”——空中客車飛機全生命週期服務項目正式開工。

  它是全球唯一由飛機製造商運營的飛機循環利用項目,也是空客公司在歐洲之外佈局的首個飛機全生命週期服務項目。

  有分析指出,成都航空製造與維修、航空物流、航材銷售等航空關聯産業,將在這一新賽道迎來“超車”的路口。

  中國宏泰航空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蔣紹新提到,零部件拆下來之後需要維修,成都本地及周邊的飛機維修企業也將迎來機遇,“企業會想辦法把訂單拿下來,從而形成帶動效應,未來空客在全球的客戶和供應商都有可能與成都建立聯繫。”

  以一家龍頭産業帶動整條産業鏈的發展,是成都正在開展的産業“強鏈補鏈”行動的內涵。

  圍繞産業生態“建圈”以及重點産業“強鏈”,成都在鏈主企業引育、實施招商引智和項目攻堅、産業生態構建上持續發力。

  目前成都已確立電子信息、航空航天、醫藥健康、軌道交通、汽車産業、新型材料、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先進生産性服務業、新消費産業、都市農業和食品、碳中和等12個成都産業生態圈,並進一步細化為積體電路等26條重點産業鏈。26個已然成“鏈”的重點産業,在“圈”裏通聯上下游、左右岸,活力增強,在“鏈”中提升産業能級、核心優勢,競爭力彰顯。

  公園城市的經濟活力迸發,還得益於宜業優良的環境。

  創新“關銀一KEY通”川渝一體化模式,在全國首次實現“電子口岸卡”業務跨關區通辦,為企業單次業務辦理節約近1000元人民幣,業務辦理時間壓縮2/3以上;邛崍市以創建天府現代種業園為牽引,構建“一核一區多基地”現代種業發展格局,為成都打造新時代更高水準的“天府糧倉”提供堅強種源保障;深入推進街道社區便民服務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建設省級試點,打破原窗口業務界限,按照法人和自然人分類設置“綜合服務”窗口,全面推行“統一受理、統一發件”的“一窗式”服務新模式……

  對成都而言,作為西部地區經濟規模最大、産業實力最強、現代化水準最高的城市之一,努力以更快速度、更高標準、更好效益來提升城市發展能級,才是“示範”的應有之義。

  4/健全現代治理體系,增強公園城市治理效能

  “砰砰砰”,隨著一陣敲門聲,家住郫都區德源街道禹廟村的李阿姨打開了房門,來人正是同住德源街道禹廟村的周玲,她同時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微網格長,為轄區54戶181名村民服務。

  郫都區轄395平方公里,服務人口160萬人,最大的社區服務人口達4萬多人。為了滿足社區精細化治理的需求,郫都區在已建立“社區總網格、一般網格、微網格”三級治理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微網格劃分,廣泛發動物業、黨員、樓棟長、居民骨幹等多元力量充實到微網格中,形成“一長多員”的微網格治理力量,對應微網格進一步配齊微網格長。

  當前,郫都區以黨建引領“網格化+信息化”治理模式成功入選全國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實體網格”與“智慧微格”融合治理,讓幸福“滿格”。

  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成都發揮政府、市場、社會各方力量,深化重點領域體制機制改革,建立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城市治理體系,為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提供保障。

  比如,聚焦將超大城市安全風險化解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成都探索打造以區域性中心消防站為主力、以鎮(街道)應急隊和村(社區)應急分隊為輔助的“一主兩輔”基層應急力量,有效防範和應對了基層各類突發事件。再比如,金堂縣系統推進內澇治理和海綿城市建設,按照“上蓄、中防、側分、長疏”的總體防洪思路,不斷增強城市抵禦衝擊和安全韌性能力。

  在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余澳看來,成都提出加快打造智慧蓉城、建設安全韌性城市、高水準建設“平安成都”、創新城市內涵式發展方式等重點任務,找準了抓手,不僅推動了超大城市的智慧、科學治理,也將進一步擦亮城市的幸福宜居名片,增強城市吸引力。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鐘茜妮

編輯:鄧超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