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五一”假期 298場街頭演出樂動蓉城
來源:川觀新聞  |  2023-05-04 09:53:00

  叢雨萌 川觀新聞記者 邊鈺 文/圖

  4月29日至5月3日,400組街頭藝人、40組音樂場景綻放成都街頭,298場演出,累計吸引10萬餘人次遊客、市民在街頭駐足觀看,點讚打call。

  天府藝術公園、春熙路、東門市井、合江亭、大悅城、西村……在成都的大街小巷,處處都可以遇見音樂。在錦江、金牛、青白江、溫江、郫都、崇州、金堂、蒲江等區市縣,市民用歌聲唱出節日的喜悅,以樂器奏響大運會的前序。

(轉載)點亮“五一”假期 298場街頭演出樂動蓉城

天府藝術公園,成都街頭藝人在這裡表演。

  樂動天府

  一座城的“萬井笙歌 滿城燈火”

  今年“五一”小長假,熱鬧的街頭回歸,煙火氣撫慰人心。遍佈成都大街小巷的街頭藝術表演,點燃了城市的熱情。春臺市錦,裏外三層的遊客,隨著旋律搖擺,和街頭藝人共唱《成都》。寬窄巷子,遊客絡繹,燃情的樂器演出為街頭人氣再添“一把火”。成都來福士熊貓廣場,人氣爆棚。遊客市民三五圍坐,沉醉在散入街頭的吉他聲裏。

  成都市文化館副館長、街頭藝術項目負責人馮韜介紹,今年“五一”全城聯動,創新組織成都街頭藝人在綠道公園、文博場館、重點景區、古鎮古街、特色街區等城市重要生活美學場景開展演出,讓街頭“鬧起來、熱起來”。

(轉載)點亮“五一”假期 298場街頭演出樂動蓉城

樂器演奏走上街頭。

  這樣的熱鬧,可以在5月2日尋得。當天,街頭藝人陳世揚將箜篌演奏搬入天府藝術公園,和搭檔開啟一場二重奏。鋼琴和箜篌音色巧妙相融,讓遊客熊文頗感新奇,“第一次在街頭聽箜篌,一秒淪陷。”

  從街頭獨唱到樂隊合奏,從歌唱表演到非遺表演、曲藝、雜耍、音樂劇等;從吉他到琵琶、二胡、鋼琴、箜篌、豎琴……成都街頭藝人表演啟動五年來,越來越多市民察覺到,演出形式越發多元,器樂演出越發豐富,高雅藝術從“音樂廳”走向街頭。

  量增質提的背後,是街頭演出吸引力的日漸增強,“今年走上街頭的器樂類表演明顯增多,這是顯著的特點,器樂類表演的門檻相對來説更高。”馮韜説,今年,他們還增加了新的音樂場景,將街頭表演創新搬進都江堰林隱曉渡露營地、微光營地(成都非遺博覽園)。“露營+音樂”的混搭,讓人們在幕天席地、綠野帳篷,體驗街頭藝術新滋味。

(轉載)點亮“五一”假期 298場街頭演出樂動蓉城

大提琴演奏走上街頭。

  優雅和熱辣兼具

  節奏中氳氤的煙火日常

  在街頭,以音樂邂逅成都的“N”面魅力。

  4月30日晚,成都三色路夜市,一場大提琴演奏奇妙夜在這裡上演。三色路夜市以“後備廂+露營風+霓虹燈”特色走紅,是年輕人口中的“西雙版納分納”打卡地。“嗞嗞”作響的鐵板燒,配著舒緩的琴聲,高雅的大提琴仿若一秒躍入人間煙火的日常。“這種混搭很成都。”圍觀遊客陳玥然説。

(轉載)點亮“五一”假期 298場街頭演出樂動蓉城

合江亭,一場四重奏在這裡奏響。

  人潮涌動的街頭,拉滿了節日氛圍。街頭演出,像是一場音樂的約定,帶人們行走街頭,用音樂治愈人心。如果説,三色路的演出是人間煙火,5月1日晚,在成都合江亭上演的鋼琴、小提琴、豎琴、大提琴四重奏,則拉滿了五月春色的氛圍感。黃昏落于夜幕,萬家燈火漸起,府河河畔,不期而遇的四重奏,讓遊客彭悅邂逅了一場“小確幸”。

  這場河邊的“音樂會”是鮮活的、肆意的,是治愈的、安靜的。人們沉浸其中,時光好像也慢了下來。“電影主題曲《我心永恒》響起時,河面上恰巧經過一艘遊船,很是應景。”在這個“五一”的春夜,彭悅在這裡見證了成都的“人間美好。”

  音樂深處有煙火

  韻律中的城市氣質與記憶

  把大提琴演奏搬入東門市井的茶館,在成都華熙LIVE·528上演了一場新潮二胡“民樂”秀。在港匯天地下沉廣場來一場豎琴、鋼琴等樂器的三重奏。樂器演奏將音樂美好送入市民身邊的同時,也變成了藝術普及的生動課堂,科普樂器知識、辨別樂器的種類,街頭藝人和市民遊客暖心互動。

(轉載)點亮“五一”假期 298場街頭演出樂動蓉城

孩童隨著街頭藝人一起搖擺歌唱。

  街頭藝術亦是美好生活所需。自周秦漢唐以來,中國文藝史上的街頭文化歷來就是文化源流,《清明上河圖》裏的街頭文化是繁盛景象的注腳。如今,街頭藝術更是城市品位和氣質的代表之一。街頭藝術的活力往往與生命現場的張力融合,讓人們或駐足流連,或回首顧盼,城市在藝術的共情中溫暖起來。“此次街頭表演也是熱情迎接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實際行動,用音樂迎接大運,營造開放、自由、藝術、友好的城市氛圍,積極助力建設沉浸式文旅目的地,展現城市的文化底蘊和動人氣質,為廣大市民遊客呈上一份來自街頭的文藝大餐。”成都市文化館館長李汨説。

編輯:鄧超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