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鄧涵予 視頻/吳迪
在廣安市協興鎮,曾有兩人得到清朝嘉慶帝賜予其功績的神道碑。一位是乾隆年間曾任大理寺正卿的鄧時敏,另一位則是曾任山西河東道道臺的鄭人慶,他在協興鎮上的老宅子也被稱為道臺院子,距今已有200多年曆史。
2016年6月,由朱劍鋒、何平、王建明組成的民間團隊開啟了道臺院子的修復工程,並在修復後放進藏品,將其打造成廣安首個川東民俗博物館。館內設川東民俗文化展示廳、廣安鄉賢名宦祠、地方名人書畫廳、川工木雕展廳及廣安歷史名人王德完、蒲殿俊、楊森與抗戰專題展廳等十余個板塊。
航拍川東民俗博物館。 吳迪 攝
5月22日,四川在線記者走進這座民間博物館,在這片古建築群裏沉浸式感受川東民俗文化。
“修舊復舊”
修復工程歷時3年 集納藏品萬餘件
粉墻灰瓦,穿鬥木結構;飛檐翹角,建築錯落有致……伴隨著雨後的清新空氣,記者穿過道臺院子的週邊院壩,便被極具川東地方特色的院落所吸引。
位於道臺院子前院左側的廣安鄉賢名宦祠。 吳迪 攝
道臺院子始建於清康熙年間,成規模于乾隆年間,是川東北地區少見的清中期穿鬥式木結構建築群。院落核心區域古建面積超2300平方米,包括4個院子、5個天井、66個房間、108道門,內有極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收藏品10000余件。“這裡就是道臺院子的朝門,也就是當時院落主人鄭人慶故宅的正大門。”川東民俗博物館副館長何平邊用手示意邊介紹。
走進院落朝門,正上方高高懸挂著一塊乾隆53年的牌匾,牌匾上“仗今伊始”四個字清晰可見。“這是我們館長朱劍鋒從阿壩松潘淘來的,選擇把它挂在這,一是因為牌匾跟鄭人慶同時代,二是因為它本身傳達的精神也很有意義。”何平表示。
2016年,何平第一次來看道臺院子時,朝門損毀嚴重,兩側還有農戶搭建的磚房、土墻。“當時朝門可以説是面目全非,戲院也被火燒損毀,修復工作量非常大。”何平回憶説,2016年8月,朱劍鋒、何平、王建明三人牽頭,首先對院落的非古建築進行拆除,為還原古建築的韻味,三人到處收集拆遷古房的老木料,以“修舊復舊”的原則,按照清中期川東建築風格進行原址修復。直到2019年,這場歷時三年的修復工作才告一段落。
川東民俗博物館極具川東地方特色。 吳迪 攝
邁過門檻,沿中軸線往裏走,前院種有兩棵生機勃勃的紫薇。踏過幾級階梯,經過花廳來到內院,腳下的石板和眼前木刻雕花的門廊與石柱,全都按照道臺院子的原貌修復。院子裏,一步一景,門窗、佛像、佛龕、筆墨……廂房內生活用具一應俱全,且都是根據鄭人慶生活時代的原型復刻。漫步其中,兩百多年前鄭氏一族人丁興旺、家族繁盛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
在川東堂屋及家居文化廳的左右兩側,均佈置有廂房。 吳迪 攝
工藝精美的川工木雕、斑駁古老的牌匾、古代生産生活用具……博物館的展廳內陳列的收藏品,傳遞著一幅川東人民的文化、生活圖景。目前,川東民俗博物館內已有超過10000件收藏品,且藏品數量每年還在增加。
匯集人氣
廣安非遺展示展演 開展研學旅遊
川東民俗博物館內還設置了一處傳承文化的川東民俗文化館。該展館設在內院左側,與道臺院子一墻之隔,緊鄰鄉賢祠,包括戲臺、閣樓以及雅間,共分為上下兩層,一樓供遊客觀看戲曲表演,二樓為川東民俗文化的展覽。
華鎣山雲童舞、手掌木偶戲、華鎣山滑竿抬幺妹、桂興嗩吶、高亭、鄰水竹琴、武勝剪紙、岳池燈戲……沿著木梯登上二樓,便可以看到墻上整齊排列的廣安非物質文化遺産展板,樓梯口還擺放著一個如轎般的圍幔,前面開的“窗口”就是手掌木偶戲的舞臺。
“在修復道臺院子的時候,我們就決定把戲院這裡規劃成廣安非遺展示區,讓遊客一站式了解廣安的歷史、文化、美食、民俗,讓文化源源不斷地傳承下去。”何平説。
除了非遺項目外,戲樓二樓還展示了鄧家鹽皮蛋、馬氏牛肉、武勝麻哥面等廣安特色美食,以及龍臺酒傳統釀製技藝、永壽寺豆腐幹生産工藝等古法製作技藝。
除了參觀遊覽,還可沉浸式體驗。遠近不少學校師生來川東民俗博物館研學實踐,現場聽講解,並學習演示拜壽禮、喝茶禮、與師長交流姿勢、説話對視等禮儀。
每逢春節,川東民俗博物館也會舉行活動。2022年2月,廣安區文化館創編非遺節目《雲童舞》《師徒春秋》《書簡舞》等赴川東民俗博物館參加“非遺過大年·薪火永相傳”廣安區2022年元宵非遺展演活動,吸引不少天興社區居民前來觀看。
今年“五一”小長假,川東民俗博物館還推出特價優惠活動,廣安籍市民只需5元門票即可入館參觀遊覽。“接下來,我們將從如何吸引遊客上下功夫,製作道臺院子專屬文創産品,開展茶藝、拓片體驗活動等;同時還將與多所學校加強合作,開展研學旅遊,讓這座經過數百年曆史沉澱的古院落恢復生機與活力。”何平表示。
新聞多一點:
鎮館之寶:明代涼床(石床石枕)
川東民俗博物館鎮館之寶:明代涼床(石床石枕)。 吳迪 攝
該件收藏品是明代戶部尚書——王德完的遺物,為王德完家族世傳。涼床長213釐米、寬84釐米、高54釐米,由柏木、青石、鵝卵石組成。
此涼床明代風格十足,彎腿大氣有力,包漿厚重。王家世傳有序,在古代傢具中,石床與玉床同檔次,級別都較高,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也是川東民俗博物館內最古老的一件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