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深度融合 潮動安逸四川
來源:四川日報  |  2023-06-08 08:51:31

(轉)文旅深度融合 潮動安逸四川_fororder_1d63e7267d0ff6b4b489973dff9260c4

璀璨絢麗的夜遊錦江。 錦江區文體旅局供圖

(轉)文旅深度融合 潮動安逸四川_fororder_e8939cd6a68847b788500a1a41aa8115

碧峰峽景區節假日迎來高人氣。雅安市文體旅局供圖

(轉)文旅深度融合 潮動安逸四川_fororder_6e2593db2e96191fb9bf0b33bb711ada

石椅羌寨群山環繞。綿陽市文廣旅局供圖

(轉)文旅深度融合 潮動安逸四川_fororder_30d613e6f5f918b10bfab62e5b75bd4d

樂山大佛前人潮涌動。 嚴理 攝

  今年以來,文旅行業強勢復蘇,繁榮向好。四川是文旅大省,搶抓先機積極作為,在全省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堅定不移推動高品質發展背景下,文旅融合深入推進,創新活力、澎湃動力,展現出新風貌,文化強省旅遊強省建設取得新成效新進展,為四川加快建設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作出新貢獻。

  保護珍貴文化遺産

  樂山打造石窟寺保護性發展新樣本

  四川石窟寺數量眾多、內容豐富、體系完整,是傳統文化遺産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中華文明的璀璨基因。作為巴蜀石窟的重量級IP,樂山大佛開鑿于唐代,通高71米,是現存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古代摩崖石刻彌勒佛造像,于1996年與峨眉山一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名錄。

  近年來,樂山以樂山大佛為核心,推動樂山地區石窟寺保護利用,精心謀劃“三步棋”探索打造世界遺産保護髮展的“樂山樣本”。

  保護,是第一步。堅持保護優先,陸續實施一批重點文保項目,持續推進樂山大佛及附屬文物保護工程實施、病害機理研究、定期巡查保養等工作,切實保障世界遺産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第二步,強科研,成立樂山大佛石窟研究院,深入價值挖掘。持續開展樂山大佛相關古籍、文獻、資料的研究,系統化梳理樂山大佛歷史文脈,著力構建具有自身特質的樂山大佛學術研究體系。通過與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合作,共同實施科研項目,為文物保護利用奠定科學基礎。

  第三步,在文化展示傳承上發力,實現成果孵化。實施樂山大佛世界遺産景觀提升工程,系統梳理濱江沿線景觀、風貌,協調景區設施設備,凸顯樂山大佛地域環境特徵、彰顯歷史文化內涵;積極推進樂山大佛博物館建設、柿子灣崖墓博物館建設和麻浩崖墓博物館改造升級等項目,豐富數字化科普、沉浸式體驗,推動文物數字化等項目成果向特色文創産品轉化;舉辦“看見——巴蜀石窟”樂山、資陽、大足攝影藝術聯展,聯合推出巴蜀石窟藝術文化精品旅遊線路産品,打造石窟研學基地,讓文物走向大眾、走進生活,真正“活起來”。

  同時,積極“走出去”,近年來,先後參與組建巴蜀世界遺産聯盟、巴蜀石窟文化旅遊走廊聯盟等區域性合作組織,不斷提升世界遺産保護利用水準。

  鄉村旅遊更有活力

  綿陽北川石椅羌寨的新“羌”調

  位於綿陽北川的石椅羌寨,得名于村內一座天然形成的雙人石椅。這裡群山環繞、峰巒疊翠,一抹羌紅十分亮眼。在村裏,保存有傳統羌寨碉樓、祭祀臺等,沿襲傳統生活方式,羌文化濃郁,被稱為“雲朵上的羌寨”。

  作為“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後重建村,石椅羌寨依託特色生態文化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開發了羌民俗體驗、水果採摘、茶文化研學等7類旅遊項目,建設成為“全國文明村鎮”“天府旅遊名村”等,蹚出了一條文旅興村之路。

  傳承羌俗亮底色。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內涵,石椅羌寨常態化推出了迎寨儀式、舞龍巡寨、羌族祭山會、羌山戀歌會、羌族沙朗、非遺展演、壩壩宴等文化體驗互動活動,羌寨有“羌”調,吸引遠近遊客,讓非遺元素活態傳承,也讓鄉村旅遊更有韻味。

  農旅融合展特色。石椅羌寨耕種面積有限,但仍堅持依山作勢,因勢利導,把種植果樹、茶樹作為重要經濟來源,同時依託2000余畝枇杷基地和精品苔子茶、桐子李等優良農産品資源推進農旅融合,把“枇杷果”變成“黃金果”、把“小茶樹”變成“搖錢樹”、把“小李子”變成“生態李”,開展“3月賞花採茶節、6月瓦爾俄足節暨枇杷節、7月李子節、冬至年豬節”等民俗節慶活動,推動優質水果等農特産品出川展銷,帶動更多人來村觀光體驗。

  今年以來,綿陽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提出堅持以石椅村片區示範建設為引領,深入實施鄉村振興八大專項行動。

  以田園風光、鄉土文化、民俗風情、鄉村民宿等為特色的鄉村旅遊,已成為綿陽文旅發展的重要組成。

  在石椅羌寨,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等不斷提升,小鄉村有了更多新面貌:開起了第一家特色民宿、安裝了電動車充電樁,未來也更加期待石椅羌寨的新“羌”調。

  創新夜間文旅業態

  到成都市錦江區感受夜間生活美學

  槳聲燈影夜航船,串聯起城市獨特詩意煙火。今年1—5月,夜遊錦江累計接待遊客約100萬人次,營收超過1000萬元,同比去年接待量增長超600%。數字背後有何秘訣?

  成都市錦江區積極推進文旅市場消費升級,突出集群聯動,探索營造文旅消費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在宏觀佈局上,圍繞“東大街火鍋一條街+水井坊博物館+十二月市博物館+夜遊錦江+蘭桂坊”主題夜間旅遊線路,打造夜遊、夜市、夜展、夜秀等主題場景,探索“以旅串景、以旅興業、以旅興文、以旅連片”的旅遊發展模式,將夜間遊線延展到春熙路、攀成鋼、東湖、交子公園四大商圈,形成商旅文體融合發展的夜間經濟發展氛圍,打造精品夜游動力軸線。

  圍繞夜遊錦江,深挖錦江街巷肌理和歷史文脈,精心打造“1.314愛情專線”、華興街、黃傘巷等33條“夜市樣板街巷”,加快培育商圈潮購、街巷漫遊、文藝展演、美食品鑒等十類夜間消費業態。

  同時,突出場景營造,提高夜間文旅資源供給品質,構築高品質沉浸式體驗。開展全域景觀改造。重點推出春臺市錦二期、純陽市集等夜購場景,優化提升夜遊錦江、蘭桂坊等夜遊場景,讓市民遊客在光影斑駁、夜購時尚、夜娛繁華中感受錦江夜間生活美學。突出彰顯天府文化獨特魅力,塑造夜間文旅經濟特色品牌,現全區已集聚23個國家級旅遊新業態品牌、30個省級旅遊新業態品牌。

  夜遊錦江船行悠悠,兩岸河堤專門設計的多功能裝置藝術通過影像和光影變化,讓遊客隨船順流而下,一路穿越城市美學畫卷,從聲光秀到曲藝壩壩茶,從碼頭故事到十二月市,從十二月花到合江亭帆船秀等,既尋回成都城市記憶,也感受到日新月異的變化。

  提升文旅産業能級

  西嶺雪山文體旅深度融合玩法更多

  “窗含西嶺韆鞦雪。”杜甫流傳千古的詩篇,為成都這個雪山下的城市增添更多詩意和美感。

  位於大邑縣境內的西嶺雪山,其主峰是成都最高峰,被譽為“成都之巔”,屬世界自然遺産大熊貓棲息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4A級旅遊景區。

  西嶺雪山是首批國家級滑雪旅遊度假地之一,也是南方地區唯一入選的國家級滑雪旅遊度假地,冰雪旅遊已經成為西嶺雪山的品牌項目。

  在此核心優勢資源基礎上,西嶺雪山圍繞文、體、旅深度融合擴寬邊界,提升産業能級。

  進一步強化戶外體育。圍繞“專業進階+娛雪體驗”雙向提升,西嶺雪山現正以西南最大地形公園為提升抓手,以基礎滑雪人群為核心,滿足發燒友的進階需求,打造全齡段、全客群的滑雪公園。同時積極開發體育類研學産品,並圍繞低山休閒、中山拓展、高山探險,著力打造全品類山地運動公園。

  引入更多玩法。在親子體驗、山林野趣、自然研學、戶外運動等方面持續豐富場景和體驗,讓春夏秋的西嶺也成為休閒度假好去處。“五一”假期,西嶺雪山開展了以“雲端相伴 時光箏好”為主題的雲海風箏節,日間組織風箏DIY等活動,夜間點燃篝火,唱歌跳舞,在精緻露營區聽音樂、圍爐夜話,從早到晚景區熱鬧非凡、遊客駐足忘返。

  隨著夏天到來,天氣漸熱,西嶺雪山夏季系列活動也將開啟。20℃左右的自然溫度,邀請遊客感受清涼夏天。

  生態資源變發展優勢

  雅安打造“世界大熊貓文化旅遊重要目的地”

  日前,雅安市印發《雅安市建設世界大熊貓文化旅遊重要目的地實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力爭到2025年,大熊貓文化特色文旅産品體系日趨完善,“安逸走四川·熊貓看雅安”文旅品牌知名度顯著提升,以大熊貓文化為特色的國際旅遊目的地形象更加鮮明,創成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基本建成世界大熊貓文化旅遊重要目的地。

  雅安是大熊貓國家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大熊貓國家公園中面積最大、佔比最高、山系最全的市(州)。其中寶興縣是世界第一隻大熊貓科學發現地和模式標本産地,被譽為“熊貓老家”;石棉縣則被稱為“中國大熊貓放歸之鄉”,多只圈養大熊貓從這裡回歸自然家園;還有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居住著多只“明星大熊貓”。

  近年來,雅安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勢,圍繞“文化+”“旅遊+”跨界融合思路,持續提升“安逸走四川·熊貓看雅安”文旅品牌影響力。

  同時,在文旅産業發展中,依託優美自然風景、田園風光、鄉土文化、民俗風情等特色資源,重點打造一批生態觀光型、民族民俗型、旅遊度假型、農田景觀型、農耕體驗型的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綜合體;積極培育一批推進農業內部融合、延伸農業産業鏈、拓展農業多種功能、發展農業新型業態的多功能農業綜合體。(旅萱)

編輯:鄧超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