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彝寨體驗場景
四川在線記者 吳夢琳 文/圖
氣溫升高,夏意漸濃。位於崇州市崇陽街道的北溪濕地中心地帶的“北溪民族文化村”,綠意盎然,茂密樹林掩映間,一棟兩層樓高的彝家木結構民居格外引人注目,不久前,四川省彝學學會授權成立的四川省彝族文化研創中心在這裡正式揭牌。
復原傳統彝族民居
“這是我們用民族文化特色點亮鄉村旅遊的又一個探索。”崇州北溪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北溪民族文化村負責人蔣廷友説。
北溪濕地地處崇州城郊,依託白馬河原始生態景觀打造,並按照轄區實際,形成多個親水、望田、遊林的體驗場景,夏日氣溫升高,週末時節不少遊客來這裡體驗避暑遊。“北溪民族文化村”位於濕地中心地帶,以民族文化主題,圍繞“民族文化體驗,休閒農業、度假養生、研學旅遊、生態觀光”五大主題,打造少數民族民居、有機農業、兒童遊樂園、晏子良英雄故居、鄉村藝術館等多個場景。
特色彝族文化活動(北溪民族文化村供圖)
其中,已經呈現完畢的木結構彝家民居,以彝族特有的黑、紅、黃三色,成為茂林修竹間一抹特別的亮色。“房屋的橫樑等,都是來自涼山的一個彝家老民居,拆建後在這裡進行原樣復建,還原涼山傳統彝家民居的佈局和特色,尤其是保留下彝族民居中精妙的實木榫卯結構。”蔣廷友介紹。
展示傳統彝族漆器
步入其中,一個彝族文化展覽館陳列著蔣廷友四處蒐集的彝族傳統漆器。作為國家級非遺,彝族漆器已有一千多年曆史,以黑漆為底色,以黃色和紅色繪成各式花紋圖案,形成濃烈的色彩對比,凝聚著古老的民族智慧。房屋中央,一個火塘,還見證了彝家傳統的“火塘文化”,也體現著彝族“火”崇拜。在過去高山峻嶺間的傳統彝家民居中,火塘是整個房屋的中心部分,彝族人民環火而居,與火相生相伴。
繼續前行,進入“彝寨”場景,則打造了一個彝家小型村寨,中心一個廣場,不定期舉行彝族達體舞、彝語演講比賽等各類文化活動。四川省彝學會會長沙馬拉毅介紹,四川省彝族文化研創中心落地在這裡,可以探索民族文化融入鄉村旅遊發展的新模式,也能助力民族文化活態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