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繞興隆湖畔,西部(成都)科學城、獨角獸島、環湖綠道,公園、社區串聯一線,一幅山水人城和諧相融的大美公園城市畫卷,正在這裡徐徐鋪展。
成都超算中心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最高運算速度可達到10億億次/秒。
盛夏夜,來自成都的遊客在重慶市南岸區南山街道品嘗重慶火鍋,拍攝山城美景。
2023年,重慶、四川將聯合實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大項目248個,其中一季度已累計開工225個。兩地唱好“雙城記”,共建經濟圈,攜手邁向西部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在中國式現代化實踐中承擔起新的使命。
川渝高竹新區是川渝啟動建設的首個跨省域新區。如今,新區已累計入駐企業182戶,簽約川渝共建重大項目38個,協議投資333億元,初步形成以汽車研發製造為主的現代産業集群。
川渝共建現代基礎設施網絡,加快提升先進製造業國際競爭力,合力打造數字産業新高地,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內陸國際物流樞紐、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優化提升重大産業平臺體系,打造重要經濟中心。
川渝共建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以“一城多園”模式高標準建設西部科學城,打造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和協同創新示範區,實施成渝科技創新合作計劃,聯合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協同創新能力,構建充滿活力的創新生態,打造科技創新中心。
川渝共建對外開放大通道,進一步拓展、暢通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長江黃金水道,共建川渝自由貿易試驗區協同開放示範區等高層級對外開放平臺,深化國內區域合作,共同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推動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
川渝推動生態共建共保,推動環境共治,推行綠色生産生活方式,將提升公共服務便利化水準,推動教育資源共享,共同繁榮文體事業,共建高水準醫療養老服務體系,強化公共安全保障,打造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如今,“川渝通辦”事項已達311項,涵蓋交通通信、戶口遷移、稅務、就業社保等重點民生領域。經過融合發展,川渝“一盤棋”理念推動著現代化高品質一體化發展。
攝影師:賈樊
視覺重慶攝影師:崔力 龍帆 謝智強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華小峰 向宇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