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漢中市博物館保存的摩崖石刻石門頌
現今的石門棧道
如果從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的江口沉銀遺址出發,駕車一路北上,大約6個小時就能抵達陜西省漢中市漢臺區河東店鎮的石門棧道景區。
這一路的行程為520公里,高速公路的線路幾乎與古蜀道平行。
到了石門棧道,旅程並沒有結束,因為真正的石門棧道距離景區還有70米,被深深地淹沒在了水下。
石門棧道,在上世紀70年代修建石門水庫時被淹沒,在淹沒之前,有13件摩崖石刻被遷至漢中市博物館,被稱為“石門十三品”。
“石門十三品”被譽為“國之瑰寶”,不僅在書法藝術上佔有重要地位,對於中國古代交通史也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不僅如此,這批摩崖石刻中,還藏著一個“蜀地寶藏”的秘密。
眉山漢中“共享”同一順口溜
在彭山區江口鎮,隨便走進一家農戶,老人小孩都能順口背出一條當地的順口溜:“石龍對石虎,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到成都府。”
據説,這個“尋銀訣”已經在當地口口相傳了上百年。開始,人們只把它當作是一個傳説,隨著近年來江口沉銀水下考古發掘工作的展開,這首神秘歌謠被印證。截至2023年4月,江口沉銀遺址共出水文物7.6萬餘件。
但是,類似的“尋銀訣”在漢中市博物館講解員姜欣利的口中説出,又不得不讓人震驚。“我們漢中有一句俗語叫做‘石門對石虎,金銀萬萬五。誰能打得開,買到漢中府。’”
她所説的石門,就是褒斜道上的石門隧道。這條隧道開通于東漢時期,不僅是中國第一條人工交通隧道,也是世界上第一條人工岩石隧道。
石門隧道北口的西壁上,就刻有“石門”二字,如今這兩個字已經被搬進了漢中市博物館,經歷了近兩千年歲月的石刻,仍舊能讓人從其遒勁的筆力中,感受到當年開鑿隧道的不易。
石虎的原位置,則是在石門對岸石虎峰下山崖間。
石虎峰名稱來源於其山形,如一頭猛虎,弓腰欲撲,作嘯風之態,此即褒谷二十四景中的“石虎嘯風”。西漢成帝年間,相傳隱士鄭子真見此情景,乃大書“石虎”二字以抒懷。
“石門對石虎,説的就是石虎峰與石門相對。”姜欣利説,“‘金銀萬萬五,買到漢中府’則是説,如果找到了寶藏,就可以在漢中府立足。這從一個側面也可以看出,當時的漢中非常重要,是兵家必爭之地。”
漢中與眉山,相隔500公里卻有相似的順口溜,其中一個重要原因還是漢中地區所使用的方言仍舊是西南官話。
西南官話是中國西南片區使用人口最多、分佈區域面積最廣的漢語分支之一。據統計,使用西南官話的人口超過2億。
對於四川人來説,漢中處處是鄉音。也許,在幾百年前兩地的人就順著蜀道來往通行,在交換不同貨物的同時,也如同吟遊詩人一般,交換了當地的傳説。
巴蜀地區工匠合力修築石門隧道
張獻忠江口沉銀的時間是明朝末期,而蜀地的人們與石門之間的緣分要更早一點。
在漢中市博物館的陳列中,還有一方巨大的摩崖石刻,被稱為《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該摩崖鐫刻于東漢明帝永平九年(西元66年),也就是石門隧道開通的那一年,因此這方摩崖也被稱為“大開通”。
“這方石刻最早記載了開通石門隧道和修復褒斜道的過程,也是目前我國發現最早的東漢摩崖石刻之一。”姜欣利説,“它最早鐫刻于褒谷石門南的山崖之間,共159個字,是一個言簡意賅的竣工報告。”
由於石刻所處的摩崖是由雲母片岩構成,長期裸露野外,風吹雨淋,文字剝落漫漶,現在僅存97字,但在這殘存的文字中也能發現跟巴蜀地區有關的內容:“永平六年,漢中郡以詔書受廣漢、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開通褒斜道。”徒,即是刑徒之意。
除了記錄了修通石門的刑徒主要是來自巴蜀地區外,這方石刻還提到了當時在褒斜道上修建的一些附屬設施,如郵、亭、驛、置等用來住宿、休息的場所,給研究古代的郵驛制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資料。
“不僅如此,這方石刻還是我國書法史上一個重要的實物標本,可以從上面看到,漢字從篆書向LiSu 過渡的過程,從篆書的圓筆已經走向LiSu 的方筆。橫平豎直,但是筆與筆的連接之處仍然以圓筆為主。”姜欣利説。
“石門十三品”記錄多名眉山人事跡
“石門十三品”上的四川人,不僅僅是“蜀郡徒”。
“《石門頌》就是建和二年,也就是西元148年,漢中太守王升走到了石門,感慨自己的老鄉、前任楊渙上書修繕褒斜道的功績。”陜西理工大學學報哲社版主編,漢水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馮歲平一直從事“石門十三品”的研究,“當時,漢中太守王升追念他的鄉賢楊孟文‘數上奏請,力駁異議’”。
與楊渙一同登上石門崖壁的,還有他的子孫。西元173年,卞玉謁歸過石門,見《石門頌》石刻,念及同鄉楊渙世代三輩之軼事,感嘆楊渙的兩個孫子楊淮、楊弼亦為當時英才,但不幸早逝,沒有文字記敘事跡,對不起功業顯赫的楊渙。因此,又將兩人的事跡寫成了《楊淮楊弼表記》,並請人刻寫在《石門頌》的附近。此《表記》中,備述楊淮、楊弼官位升遷、變化等情況,是研究漢代職官的珍貴資料。
“石門十三品”中的另外一品《李君通閣道表》是記錄了永壽元年(西元155年),右扶風丞李禹修建褒斜閣道的事情。這個李禹,仍舊是楊渙、王升和卞玉的同縣老鄉。
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是哪個縣那麼厲害?能在“石門十三品”中佔有那麼重要的地位?
答案在《石門頌》和《李君通閣道表》都可以找到。在這兩方石刻中,明確記錄了楊渙、王升和李禹等人是犍為郡武陽人。《楊淮楊弼表記》則記錄了卞玉是他們的同鄉。
在漢代,犍為可不只是四川樂山下轄的一個縣,它的管轄範圍要大得多。而犍為郡武陽的位置就是今天的眉山市彭山區!
誰都不會想到,這兩個地方在兩千年後,仍舊緊密地聯繫到一起。
蜀道是獨一無二的國家寶藏
“石門十三品”在文物價值、史料價值之外,還有巨大的書法價值,被稱為“書中仙品”“漢人極作”,學習書法“必修之古典”。
《石門頌》石刻高261釐米,全文621個字,與漢中略陽的《郙閣頌》、甘肅成縣的《西狹頌》,並稱為“漢三頌”。清代著名書法家楊守敬在《平碑記》中評價:“其行筆真如野鶴閒鷗,飄飄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從此出。”清代王昶説它是漢隸之極作,學LiSu 者必學之範本。
1947年中國權威工具書《辭海》問世時,封面題字就選自《石門頌》。2004年中國郵政發行了一套LiSu 郵票,收錄了四篇LiSu 佳作,其中一枚就是《石門頌》。這一切都能更加有力證明《石門頌》不愧為“漢隸極作、國之瑰寶”。
對於漢中人來説,引以為傲的還有“袞雪”二字。相傳這二字是曹操留下的唯一墨寶。據史料記載,曹操生前的確兩次到過漢中。建安二十四年(西元219年),曹操再次來到漢中“圍剿”劉備,進退維谷之際徘徊于褒斜谷口,見激流傾瀉而下,水擊岩石白浪翻滾,猶如雪花飛舞。曹操見此壯麗景致,觸景生情揮筆寫下“袞雪”二字以抒情懷。隨從問他“袞”字為何不寫三點水?曹操回答:“江水甚多,何須畫蛇添足!”
十三品中唯一的一塊魏碑《石門銘》鐫刻于北魏永平二年,位於石門隧道的東壁。這方石刻與江蘇鎮江《瘞鶴銘》並稱為中國南北二銘。一代書法大師于右任曾説:“朝臨石門銘,暮寫二十品。辛苦集為聯,夜夜淚濕枕。”
中華文明、歷史悠長,將中華兒女世代連接起來的,是我們的語言、文字、歷史、文化和我們所走過的路。蜀道,綿延數千里,歲月跨千年,串起了文化,縱橫于山河,留下的文明,不僅是秦蜀兩地的寶藏,也是一份獨一無二的國家寶藏。(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閆雯雯 劉彥君 周琴 伍勇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