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達信研發團隊
中微達信低溫量子計算測控系列産品
在全球科技競爭的賽道上,量子科技作為前沿領域,正散發著耀眼光芒,成為各地競相佈局的産業新方向。近日,記者走進成都科技創新一線,實地探訪“黑科技”背後的創新故事。
不久前,好消息傳來!成都本土企業中微達信推出多項關鍵技術産品,為中國量子計算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緊追前沿
推出新品破關鍵難題
上個月,谷歌推出最新量子晶片Willow,宣稱解決了量子糾錯領域近30年的關鍵難題,將錯誤抑制在關鍵閾值以下,這一消息引發全球量子計算領域的廣泛關注。中微達信迅速跟進,推出全新可擴展低延遲反饋量子計算測控系統ZW-QCS560系列産品。該産品具備“單次觸發多次測量”及“複雜快速反饋控制”功能,為中國量子計算突破量子糾錯閾值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微達信副總經理吳峰博士解釋,量子計算中,量子比特與環境相互作用易産生量子誤差,就像用雪花搭建雕塑,每片雪花的變化都影響整體。ZW-QCS560系列産品如同增加了一個快速監測反饋系統,一旦量子比特狀態改變,系統能在300納秒內迅速響應,恢復比特狀態,保護量子計算的“雕塑”完整。要知道,300納秒內,光僅能傳播90米,如此快速的反應在同類産品中十分突出。這款産品是國內首臺套,將助力國內量子計算機進入糾錯時代。
在中微達信展廳,自主研發的量子計算測控系統及組件整齊排列。這些藍色長方形“箱子”,是宏觀與微觀世界溝通的窗口。ZW-QCS560系列産品是自2017年切入量子計算測控賽道以來的第四次迭代成果,其重要性如同經典計算機的主板,是量子計算機的核心部件,科學家借此可對微觀量子比特進行精準操縱測量。
多點開花
多個産品迎來新突破
中微達信在量子科技領域已實現“系統+晶片”兩端佈局。除量子計算測控系統外,還在國內率先開展低溫量子計算測控晶片技術研究及晶片級分子時鐘研發。
近期,中微達信推出“蜀山”系列低溫CMOS量子測控晶片組,該晶片組針對大規模量子比特陣列的高保真度量子門操控和並行快速量子態讀取而設計,包含“貢嘎”Konka超導量子比特操控晶片、“峨眉”Emei超導量子比特讀取晶片、“西嶺”Xiling硅基量子比特操控晶片。其中,“西嶺”Xiling晶片與電子科技大學聯合研製,已被國際固態電路會議ISSCC2025接收,于2月在美國舊金山展示。
吳峰介紹,“蜀山”系列晶片組針對當前量子晶片對高保真度、低噪聲、高靈活性和低功耗的要求進行設計,能顯著降低量子測控系統的互聯複雜度、成本和漂移。該晶片組實現了在低溫4K工況下,對量子比特進行高保真度、高靈活性的量子態操縱與讀取,解決了大量量子比特帶來的稀釋製冷機內部空間不足、噪聲較大、信號串擾等問題,為未來量子計算機商用奠定基礎。
成都優勢
助力企業騰飛
中微達信近年成果頻出,源於長期技術積累。自2017年率先進入量子計算測控行業,公司已擁有系統、晶片,常溫、低溫數十款産品,全國約九成從事量子計算的研究所和公司都在使用其産品。研發和轉化速度快,促使公司不斷擴大場地和人員規模。
吳峰認為,當下量子計算進入快速工程化、産品化階段,“學科交叉+産業大協作”模式下,企業成為最佳創新主體。公司通過“科學家+工程師”模式,為量子産業市場化發展架橋,與國內外多所高校開展科研合作,其量子計算測控衍生産品——精密儀器也為高校科研提供服務。
談及選擇成都的原因,吳峰表示,除創始團隊的“成都情懷”外,成都的電子信息産業基礎、豐富人才資源、良好創業氛圍和社會環境是關鍵。成都擁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領域發展迅猛,具備良好的量子計算技術應用前景。此外,成都成熟的産業配套優勢明顯,中微達信製造的所有産品,從流片、封裝到測試,在方圓五公里內即可完成,這在全國獨一無二,為成都發展量子科技上游産業提供了堅實保障。(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楊升濤 黃雪松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