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巴山蜀水·運動川渝”體育旅遊休閒消費季在江油市舉行,吸引眾多市民參與。四川省體育局供圖
2024年國際乒聯混合團體世界盃為成都帶來高人氣 資料圖片
遊客在國際兵聯混合團體世界盃舉辦期間感受成都的煙火氣 資料圖片
2025年仁壽半程馬拉松鳴槍起跑 四川省體育局供圖
體育産業是世界公認的“幸福産業”。近年來,隨著人民群眾健身需求不斷增長,相關業態不斷涌現,體育消費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人流如織的成都市紅星路步行街,近距離感受撐竿跳高的刺激;在“三峨之秀甲天下”的峨眉山,領略滑雪運動的魅力;在古鎮特色商圈領略擊劍運動的鋒芒……
近年來,四川省體育局積極發揮體育綜合效益,促進文體商旅融合發展,打造“跟著賽事遊四川”系列活動,實現多業態融合。通過多場景佈局、多業態融合、沉浸式消費等舉措,發展賽事經濟,豐富消費場景,讓景區經濟“活”起來、賽事經濟“燃”起來、商圈經濟“熱”起來,讓賽事“流量”變消費“能量”和經濟“增量”,讓集市跟著賽事走、商圈圍著場館轉,把賽事經濟變成擴內需、促消費、穩增長的新引擎。
“前瞻規劃”引領發展
3月3日,第五屆“巴山蜀水·運動川渝”體育旅遊休閒消費季在江油市圓滿落幕。此次活動以“體育+文旅”為核心,成功將體育賽事、文化旅遊和休閒消費等元素融為一體,在短短三天時間內,實現商業、旅遊、文化、體育綜合消費總額超過5億元。這也是近年來四川體育聚焦建圈強鏈、加強頂層設計、促進文旅消費取得的眾多碩果之一。
2014年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産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以來,體育賽事經濟蓬勃發展,激發消費市場活力,凸顯城鄉發展韌性,不斷催生各類新形態、新場景、新賽道,日益成為支撐體育産業高品質發展的關鍵力量。四川體育系統深入學習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體育工作的部署要求,在國家體育總局的指導下,創新政策引領,深挖賽事潛能。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賽事經濟,印發《關於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産業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和《加快推進體育強省建設行動方案》,加快發展體育競賽表演産業,支持成都建設世界賽事名城,支持各地申辦國際性、全國性知名賽事;將體育産業納入全省“4+6”現代服務業體系和六大優勢産業提質倍增行動,予以重點培育;四川省體育局從2023年起被列為GDP核算基礎指標成員單位和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廳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納入全省經濟運行分析和監測調度體系。2025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演藝賽事、遊戲電競、國風國潮、網絡微短劇等新業態,培育集聚演藝賽事運營主體和人才隊伍。在諸多政策利好的促進下,四川在培育體育消費、壯大經營主體、推動項目建設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今年初以來,在全面加快推進體育強省建設的背景下,大眾體育消費需求旺盛,亟需更多産品供應,為四川體育産業創造了海量市場機遇。為此,四川加大政策驅動力度,著力推動體育産業建圈強鏈,將體育産業納入全省建圈強鏈協同推進工作機制,由省政府牽頭高位推動體育産業發展;聚焦品牌培育和龍頭企業招引,通過深入調研,形成了《發展體育製造業對策建議的報告》;四川省體育局會同經濟和信息化廳、自然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等13個部門聯合印發《四川省戶外運動産業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年)》,明確到2027年,將四川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戶外運動目的地;印發《促進體育消費“六多”行動方案》,實施“賽事經濟、消費場景、融合發展”三大行動,以“多引進、多培育、多場景、多空間、多部門、多區域”為載體,不斷增強體育消費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釋放體育消費潛力,擴大居民體育消費,推動全省體育消費規模持續增長、消費結構不斷升級;聯合重慶市相關部門,推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體育産業一體化發展規劃(2023—2025年)》,推動川渝體育産業融合發展。
越來越多的利好政策出臺,為四川體育産業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根據省統計局公佈的數據,2024年1—10月,全省文化、體育和娛樂業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與此同時,四川體育娛樂消費增長迅速,全省限額以上單位體育娛樂用品類零售額同比增長13.1%,高於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2個百分點,增速居限額以上單位十六大商品類第3位。2024年全省體育産業總規模有望突破2600億元,體育消費規模達1950億元——賽事經濟已成為四川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新增長點。按照《四川省體育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的目標,預計到2035年,體育産業將成為四川經濟支柱性産業。
以“頂級賽事”乘勢出圈
緊盯賽事經濟,舉辦頂級賽事活動。按照“周周有活動、月月有大賽”思路,四川體育“以賽營城”提升城市品質方面的成效顯著。近年來,四川省人民政府出臺《關於支持成都加快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意見》,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建設世界賽事名城賦能體育産業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制定《成都市“十四五”世界賽事名城建設規劃》,明確每年舉辦國際和全國賽事50項以上,體育賽事對相關産業拉動效應超過300億元。
國際乒聯混合團體世界盃、成都大運會、湯尤杯先後在成都成功舉辦,作為主辦城市,成都向世界展示了特色文化與發展成就。數據顯示,湯尤杯吸引遊客12.8萬人次,賽事産生的直接經濟效益達5.4億元。2024年國際乒聯混合團體世界盃舉辦期間,賽事帶動住宿、餐飲、交通等領域産值達3.8億元,外地觀眾佔比高達80%。而成都大運會的成功舉辦,更是讓賽事的全球影響力和國際傳播指數躍居全國第二,體育公共服務品質測評得分位居全國第一,以賽營城、興業、惠民,呈現出蓬勃生機,向世界生動展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這些鮮活的數字和典型的案例,不僅彰顯了成都發展體育賽事經濟的強勁勢能和廣闊前景,也有利於打造知名賽事品牌、傳承優秀體育文化、推動高品質發展、展現城鄉發展風貌。
在四川,通過省市縣聯動發力,大力推動現代化賽事場館建設,廣元、巴中等地建成萬人以上賽事場館,自貢國際自行車賽事中心、巴中小輪車亞高原基地、興隆湖水上運動中心、眉山國際攀岩中心等特色場館得到專業協會組織認可,重要國際級、國家級賽事紛至遝來。近三年來,四川先後舉辦國際籃聯3V3世界巡迴大師賽、鐵人三項世界盃等國際高級別體育賽事99項,體操項目錦標賽等全國性賽事120余項,僅2024年引進的國際賽事就達26項。截至目前,四川已成功申辦53項國際級賽事。
四川省體育局積極鼓勵社會多辦賽、行業勤辦賽、自創品牌賽,推動體育賽事活動進景區、進商場、進社區。在省外舉辦川籍農民工運動會,傳遞濃濃家鄉情;200萬人參與綠道運動嘉年華,引領城市體育新潮流;“三大球”城市聯賽中,21城104支隊伍上演精彩對決;“貢嘎杯”青少年校園體育聯賽上,1745場比賽覆蓋全川各學齡段學生;“跑遍四川”“騎遍四川”等全域天府系列賽舉辦超過100場。推動賽事品牌化發展,深入挖掘體育消費潛力,促進文體旅市場融合發展,實現屬地居民收入和就業機會增長。
四川省體育局大力支持“新三板”(沖浪板、槳板、滑雪板)、攀岩、電子競技等新興項目發展,舉辦了第三十屆全國攀岩錦標賽、全國動力沖浪板槳板賽事和全民健身冰雪季活動,推動新興項目普及。培育新興體育消費群體,5000余家電競企業在川落戶,AG全球頂級電競俱樂部取得2枚亞運會金牌。僅2023年12月,成都就舉辦了CFS世界總決賽、王者榮耀世界冠軍盃等10余場重大電競賽事,帶動網絡直播和視頻話題點擊熱度超12億。在“以賽興村”助力鄉村振興方面,效果同樣明顯。2024年四川“村超”相關係列直播觀看人次超過2398.8萬,其中有941.8萬網友與村民們共享決賽盛況。2024中華龍舟大賽(四川·恩陽站)活動共接待遊客超過55.7萬人次,帶動綜合收入超4.7億元。2024年仁壽半程馬拉松舉辦期間,遊客達15.3萬人次,旅遊收入超9000萬元,拉動全縣消費總額約2億元。
在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全民健身理念與行動正深度融入大眾生活的大背景下,四川各地體育主管部門積極思考:如何以更加豐富的形式和內涵為群眾美好運動生活增色添彩,將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鼓勵和支持各級體育組織和企業舉辦各類觀賞性強、參與度高的全民健身活動,將體育賽事活動舉辦地從體育場館擴展至條件好、氛圍好的休閒生活區域,促進體育、商務、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將賽事活動帶來的“流量”轉換為經濟的“增量”;將體育賽事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將體育賽事從傳統場館拓展到新型消費地,融入公園景區、購物商圈、文博場所;通過推出系列活動,發揮體育賽事引流作用,延伸賽事觀賞和參與鏈條,融合多業態,打造身邊賽事,促進消費提質增效。同時,利用短視頻等平臺傳播體育故事,依託數字技術創新行銷方式,精準識別和分析賽事經濟目標受眾,實現體育賽事資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
以“經營賽事”促進消費
借力賽事活動形成的人氣,推進“體育+”産業融合發展,延伸賽事産業鏈條,提升賽事溢出效應和影響力,讓賽事不僅能“吸引人”,更能“留住人、促經濟”。
2025年,為推動一季度四川體育經濟“開門紅”,四川省體育局持續打造“跟著賽事遊四川”,開展賽事帶動經濟效益監測統計,承辦國家體育總局、商務部“樂享精彩賽事 尋味中華美食”等賽事活動,秉持“體育+”融合發展理念,全週期謀劃,賽前、賽中、賽後聯動,找準體育賽事與鄉村振興、休閒旅遊等多維度的結合點,拓展賽事消費場景,達到“一日比賽、多日駐留”“一人參賽、全家旅遊”等效果。
今年2月,四川省體育局聯合商務廳、文旅廳打造的“跟著賽事遊四川”系列活動正式啟動,併發布了《2025年第一批“跟著賽事遊四川 蜀裏安逸促消費”賽事目錄》,目錄涉及16個市州的62項賽事,以賽為媒、以點串珠,整體推介川西生態、攀西陽光、川南美食等特色資源活動,聯動全省資源。尤其在2025年仁壽半程馬拉松舉辦期間,賽事主辦方引導地方特色産品進現場、上直播,在主要街區(場館)設置文創産品、旅遊商品、非遺産品等展位,組織非遺老字號和特色水果打造“味道矩陣”,通過美食品鑒、工藝展示、“馬拉松逛吃”直播等打造“雲端”消費。截至2月23日,活動帶動旅遊接待12.6萬人次、實現旅遊消費收入1.1億元,其中外地遊客約5萬人,引流20多萬人參與體驗購物,拉動消費總額約6.2億元。
以第五屆“巴山蜀水·運動川渝”體育旅遊休閒消費季(四川綿陽江油站)為例,活動期間,近百家商家在明月島的都匯水街、竇圌山及江油市體育中心集中展銷,商品涵蓋川渝特色體育旅遊産品、文創産品以及智慧運動裝備等。為了激勵消費,活動期間發放總金額達300萬元的文旅消費券和商貿消費券,讓參賽選手和市民切實享受到實惠。在活動主會場,江油本土品牌吸引了大量消費者。江油市李白詩意蜀繡文化傳承人朱裕表示,僅一個多小時,自己的攤位就接待了300多名參觀者,還接下不少訂單。市民崔先生分享了在展會物超所值的購物經歷,不僅體驗到消費季的樂趣,還享受到大幅度的優惠。相關數據顯示,就四川而言,體育賽事拉動綜合消費超本體消費可達4至7倍以上。抓住體育消費的熱潮,做大體育産業規模,讓體育消費釋放新活力正當其時。《中國城市體育消費報告》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的體育消費市場規模已達到約1.5萬億元,預計在2025年將超過2.8萬億元。
今年,四川將以舉辦國際乒聯混合團體世界盃、2024年國際籃聯亞洲女子籃球聯賽、成都網球公開賽ATP250、2025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亞太區外卡賽、2024—2025賽季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2024—2025賽季中國女子籃球職業聯賽、2025年成都馬拉松等賽事為基礎,不斷引進國際國內重大賽事,催生“觀賽一日、留川多天”的新常態,帶動文旅商住等綜合消費。積極籌辦2025年世界運動會,舉辦成都世運會“跟著賽事去旅行”系列活動,激發更多人參與。與此同時,還將在持續培育“三大球”城市聯賽、綠道健身·體育公園運動會、川籍農民工運動會、“百城千鄉萬村·社區”全民健身系列賽事活動、“星火杯”青少年錦標賽、“全域天府”系列賽等本土賽事活動品牌方面不斷發力,努力擴大賽事規模,增強賽事品牌影響力。以奧運會和世界運動會的新興項目為契機,探索小輪車、滑板、攀岩、射擊、擊劍、射箭、霹靂舞等小眾體育項目發展模式。深入實施體育賽事促消費戰略,以體育賽事“流量”變消費“能量”和經濟“增量”為主題,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創新體育賽事消費模式,拓展消費領域,加強體育賽事與文化旅遊、健康養生等産業融合發展,打造體育消費新場景,激發體育消費新活力,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體育消費需求,持續激發體育賽事活力,釋放體育賽事消費潛力。做優、做強賽事經濟,以“拼”的精神、“闖”的勁頭、“實”的作風,讓消費熱起來,讓市場興起來,讓更多人透過體育看到四川發展的萬千氣象。(文 沈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