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在宜賓南溪區仙臨鎮兩木村的小麥種植基地,大型收割機在金色的麥田來回穿梭,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飽滿的麥粒通過脫粒裝置迅速分離並收入儲存倉。同時,粉碎後的秸稈均勻撒回田間,實現秸稈還田、肥土增效。整個收割過程高效有序,展現了現代農業機械化的顯著優勢。
大型收割機收割小麥 供圖 宜賓南溪區融媒體中心
“今年我們組織了兩台收割機同時收割小麥。全村800余畝小麥長勢良好,預計畝産可達500斤以上。”兩木村黨總支書記王力均介紹説,“小麥收割完成後,村裏將立即轉入水稻種植,實現土地資源的高效輪作。”
近年來,隨著農業現代化進程加快,機械化收割已成為小麥收割的主要方式。收割機收割小麥不僅大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還能通過秸稈還田增強土壤肥力,為下茬作物生長創造有利條件。
據悉,2024年,宜賓南溪區新增小麥種植面積1000畝。經農業專家測産,2025年,全區小麥平均畝産較2024年增産46.3公斤,增幅達21%,實現産量與效益的雙提升。(文 楊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