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登記“全國通辦”後首個“520”成都超5000對新人拿到“紅本本”
來源:四川日報  |  2025-05-21 09:20:11

婚姻登記“全國通辦”後首個“520”成都超5000對新人拿到“紅本本”_fororder_6e672f441062a5e04640e251d19d0254

5月20日,“緣定邛崍·古風遊船”“520”婚俗主題活動舉行,吸引眾多新人參與。張翔升 攝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亞飛

  因諧音“我愛你”,5月20日是近年來結婚登記的高峰日,而今年的這一天更具特殊意義——這是婚姻登記“全國通辦”新政實施後的首個“520”。

  取消戶籍地限制、簡化登記材料和手續……在新政助力下,當日成都市各婚姻登記處迎來領證熱潮。根據成都市民政局數據,截至17時30分,全市辦理結婚登記5082對。

  便捷高效/ 無需回到戶籍地,登記時間縮至10分鐘內

  上午9時許,錦江區合江亭婚姻登記處已排起長龍。登記窗口前,遞交身份證、人臉識別、驗證身份、填寫表格……約10分鐘後,剛領到證的新人付先生、李女士開心地向記者秀出“紅本本”。“我們是眉山人,新政策實施後,不需要專門跑一趟老家辦理手續了,只需身份證就能搞定。”付先生説,為了趕上5月20日扯證,他早早地就在網上預約了名額。

  錦江區合江亭婚姻登記處登記員曹彪介紹,從流程上看,登記手續簡化後,省去了核對戶口信息的步驟,新人領證登記時間從15分鐘縮短到10分鐘內;從數量上看,今年“520”登記數量同比提升約40%,較日常增加3倍,“錦江區兩個婚姻登記處都增派了人手,保障今天的登記工作。”

  流程“做減法”,服務“做加法”。讓新人們尤為驚喜的,是婚姻登記處送上的定製版婚書。記者在成都高新區桂溪生態公園婚姻登記處看到,登記完成後,工作人員將“紅本本”和裝裱好的婚書一同遞給新人。成都地標建築、川劇變臉、蓋碗茶……婚書上融入了許多特色元素。新人張女士收到婚書後愛不釋手,“這個特別的禮物,讓我們感受到了城市的溫度。”

  5月初,成都多個登記點的“520”“521”婚姻登記預約就已“超額”,成都高新區、彭州市、大邑縣、龍泉驛區等多地民政部門提前部署、全員值守,保障登記服務高效運轉。

  元素多樣/ 從現代科技到傳統文化,解鎖花式浪漫

  智慧機器人化身“愛的使者”、“雲端”領證、慈善捐贈……昨日,在成都領證的新人們,解鎖了全城多場景的花式浪漫。

  當“520”的甜蜜氛圍邂逅高新科技,一場智慧元素滿滿的集體婚禮在成都高新區新川之心公園上演。“歡迎您!”上午10時許,新人們剛步入公園,就被站在兩旁的迎賓機器人吸引。再繼續往前,4個“裝滿”捧花的機器人正翹首以盼,等待著新人們到來。婚禮儀式上,科技元素再次為浪漫“加碼”。在《簡約文明婚俗承諾書》簽訂環節,兩架無人機飛來,為新人們送上“承諾卷軸”。

  從現代科技到傳統文化,多地結合地域特色,為新人們獻上浪漫大戲。

  武侯區融合三國文化底蘊,打造了一場飽含傳統婚俗精髓的集體婚禮。伴隨著悠悠的古琴聲,新人們踏著婉轉的旋律入場,先後完成“同牢合巹禮”“婚書盟誓”等儀式,在眾人見證下鄭重簽署婚書,並加蓋獨具武侯特色的定制印章。

  雪山見證新人的浪漫。大邑縣選擇將婚姻登記點設于海拔3250米的西嶺雪山日月坪,這也是四川首個雪山婚姻登記點。當日,8對新人在“雲端”領證。完成登記的唐先生表示:“讓雪山見證我們的愛情,稱得上一種‘高’級浪漫!”

  讓愛心與愛情同行。在當天的婚俗文化活動中,錦江區融入了不少慈善元素。錦江區慈善會秘書長陳雙介紹:“我們會將新人的捐贈投入特殊困難群眾關愛援助項目中。”

  不止于“520”,記者從成都市民政局獲悉,年內,成都將在東部新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蒲江縣新啟用4個公園式婚姻登記點位,實現全市23個區(市、縣)全覆蓋。此外,成都將持續鞏固全國、省、市三級婚俗改革實驗區試點成果,指導相關區(市、縣)開展文明婚俗提升行動,引導群眾樹立健康文明向上的婚俗新風尚。

編輯:馮巧鳳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