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鄉村孩子上下學交通難題,關乎民生與未來。資陽市安岳縣石羊鎮的鄉村中小學生曾面臨上學路遠、交通不便的困境。近年來,安岳縣教育和體育局、安岳縣交通運輸局聯合石羊鎮政府、當地學校、交警部門、公交公司等,多方發力,將18條農村客運線路創新優化為“校車專線”,覆蓋該鎮29個村和6所學校,惠及8000余名學生。
學生乘坐“校車專線”前往學校 攝影 陽丹
專屬“校車”:清晨啟程與暮色歸途
清晨6點,安岳縣石羊鎮石包村口,一輛客運巴士已提前停靠在約定地點,司機代忠正仔細檢查發動機、輪胎、消防器材和安全帶,等待孩子們到來。
天色漸明,十幾名身著校服、背著書包的學生在家長陪伴下陸續匯聚。大家説笑著有序登上這輛為他們定制的“專車”。車門關閉,巴士平穩啟動,駛向數公里外的安岳縣赤雲小學。
“校車專線”不僅解決了學生上下學的交通難題,更成為他們求學路上的溫暖陪伴。
下午,安岳縣石羊初級中學放學鈴聲響起。家住赤雲村的初三學生王宇航在校門口上車,找到熟悉的座位坐下,一臉輕鬆。“以前放學回家要走二十分鐘,到家天都黑了。現在有車接送,還能和同學聊天,很快就到家門口了。”王宇航笑著説。
專線定制:精準規劃與定點接送
石羊鎮村落較分散,教育資源整合後,不少孩子需到鎮中心或鄰近片區學校就讀,因此或多或少拉長了上學路程。“校車專線”開通前,多數學生由家長接送,部分學生乘坐無牌無證“小三輪”等,存在無營運證、超載等安全隱患。
石羊鎮政府依據《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與安岳縣順達運務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按“政府主導、客運運作、部門履職、學校配合、屬地管理”原則,開設“校車專線”,提供農村客運定制個性化服務。
安岳縣赤雲小學校長彭海波表示,每學期開學前,學校會收集學生乘車需求,摸排上下學方式、家庭住址等信息,並徵詢家長意見,同時與相關村委會和公交公司溝通,科學設置路線和站點。
“公司掌握具體情況後,開通‘赤雲村—安岳縣赤雲小學’‘赤雲村—安岳縣石羊初級中學’等18條專線。”安岳縣順達運務有限公司副經理林吉亮表示,專線通過“定點、定時、定車、定線、定人”的方式,實現學生“點對點”接送。
暖心迴響:嚴格管理與民心讚譽
“校車專線”運行後,如何保障學生乘車安全成為新的關注焦點。
為規範管理,屬地村幹部與學校協作,建立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管理體系。學校制定安全預案、加強安全教育,每車次安排值日教師考勤。村幹部和家長負責學生固定乘車點的接送。客運公司實時監控司機行車,定期開展安全培訓與健康檢測。交警部門不定期排查車輛和線路安全隱患。
收費方面,由家長與客運公司協商,按線路距離和乘車人數定價,部分線路單程收費1元,最遠單程不超過5元。專線運行以來,累計服務學生達百萬人次。經濟實惠與安全保障讓“校車專線”成為家長安心之選。
石羊鎮18條專線刻畫的軌跡,其意義早已超越簡單的通勤,更實現從學生“找車難”到專線“精準送”的根本轉變。(文 陽丹 潘政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