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四川消息(記者 楊雯涵):紐約當地時間2025年6月9日17:30,作為“文明對話國際日”主題活動配套活動,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四川省文物局主辦的“太陽之光——古蜀文明與世界”展覽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拉開帷幕。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大使,聯合國副秘書長、文明聯盟高級代表莫拉蒂諾斯以及部分國家常駐聯合國代表或代辦等中外嘉賓觀展。展覽乙太陽崇拜為主線,串聯古蜀文明與全球文明的璀璨遺産,向世界展示人類對光明與生命的共同追求,傳遞文明共生共榮的永恒主題。
展覽亮點:跨越時空的文明對話
展覽現場 供圖 活動主辦方
展覽分為兩大主題單元。第一單元“光耀世界”聚焦全球古老文明的太陽信仰,以盧克索方尖碑、漢謨拉比法典石碑、科納拉克太陽神廟等代表性文物圖像資料,展現太陽在宗教、權力與曆法中的核心地位;第二單元“古蜀閃耀”深度解讀三星堆與金沙遺址出土的青銅神樹、太陽神鳥金飾、黃金面具等瑰寶,闡釋古蜀文明“日—樹—鳥”三位一體的神話宇宙觀,及其與中國古代相關神話傳説的深刻關聯。
古蜀文明: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璀璨篇章
展覽現場 供圖 活動主辦方
古蜀文明是中華文明“滿天星斗”中耀眼的一顆。三星堆與金沙遺址出土的文物不僅印證了古蜀國高度發達的青銅文明,更揭示了其與中原、長江流域乃至世界區域文明的交流互鑒。展覽重點呈現的“太陽神鳥金飾”——中國文化遺産標誌的核心,以其精湛的鏤空工藝和旋轉的太陽意象,成為古蜀人宇宙觀的縮影;而金冠帶、戴金面罩人頭像等文物則彰顯了古蜀將神權與王權融為一體的顯著政治制度特點和獨特信仰體系。
古蜀文明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生動例證。此次展覽乙太陽為媒,旨在讓世界看到中國文明與世界文明的對話從未間斷,人類對光明的嚮往殊途同歸、始終相連。
科技賦能:沉浸式體驗文明交融
展覽現場 供圖 活動主辦方
為增強國際觀眾的參與感,展覽以三面環繞投影和地面投影相融合的形式為載體,運用裸眼3D、三維動畫等數字技術,打造多媒體展項“重回古蜀”,通過動態復原三星堆與金沙遺址的考古曆程和文物細節,直觀展示三星堆和金沙遺址作為長江上游青銅時代古蜀文明中心遺址的風采,讓觀眾沉浸式感受古蜀文明的輝煌成就。此外,觀眾還能通過VR眼鏡等互動展項,即刻“穿越”到金沙遺址考古發掘現場,近距離體驗文物出土的震撼。
文明互鑒:從歷史到未來的對話
“太陽之光——古蜀文明與世界”展覽乙太陽為媒,架起古蜀文明與世界文明對話的橋梁,呼籲全球文明在差異中求同存異。在全球化的今天,文明的多樣性既是歷史的饋贈,也是未來的財富。
此次展覽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辦,具有深遠意義。通過文物與科技的融合,展覽為不同文明提供了平等交流的舞臺,讓全球觀眾直觀感受“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文化魅力;古蜀文明與古埃及、兩河流域等世界文明的並置展示,揭示了人類精神世界的相似性,為應對全球性挑戰提供了“和而不同”的智慧啟迪;從青銅鳥到裸眼3D技術,通過古今輝映的展陳方式,展現了傳統文化在現代語境下的創造性轉化,為文明傳承發展樹立了新範式。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這場穿越時空的文明對話,將推動不同文化相互尊重、和諧共生,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