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感拉滿 “夜宿自然館”打造沉浸式科普教育新場景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7-21 17:05:09

  7月20日傍晚,成都自然博物館(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中的恐龍標本在暮色中投下長影,30名“恐龍探險家”背著探險包陸續入場。這場持續16小時的“恐龍博士的深夜密令”夜宿活動,將博物館的夜晚變成了生動的史前課堂,孩子們在專業導師引導下,用探險筆記記錄下與化石對話的奇妙夜晚。這場以“密令任務”為主線的沉浸式體驗,通過場景重構與任務設計,將博物館轉化為科普教育新場景,為文博創新提供了實踐範本。

體驗感拉滿 “夜宿自然館”打造沉浸式科普教育新場景_fororder_圖片-1

活動現場 供圖 成都自然博物館

  “夜遊+科考+劇本探秘” 在自然館成為“恐龍探險家”

  下午五點半,一場“恐龍博士的開營儀式”拉開了活動的帷幕。孩子們領取特製任務手冊,在導師引導下完成分組並親手製作了隊徽。開營儀式通過互動遊戲與安全講解,迅速建立團隊認同感,為後續探索奠定基礎。

  活動以“恐龍博士失蹤事件”為核心線索,構建起完整的任務體系。核心任務模組中,孩子們首先在4D影院體驗了《博物館曆險記》,隨後進入“SOS緊急呼救”環節,在二樓恐龍展廳跟隨研學手冊尋找線索,結合戶外化石模擬挖掘,完成科學探究的初步體驗。“史前庇護所”搭建環節要求團隊協作,按特定陣型佈置帳篷,經導師驗收後獲得認證,強化實踐學習能力。

  夜間活動將氛圍推向高潮。在輕鬆愉快的音樂晚會後,孩子們參與到恐龍夜巡隊任務中,手持探秘地圖在展廳尋找隱藏的恐龍幣,通過化石製作深化對古生物的認知,最後在恐龍的守護下安然入眠。次日清晨的黎明行動與頒獎環節,為這場科考之旅畫上圓滿句號。整場活動,通過“夜遊+科考+劇本探秘”的創新組合,讓參與者在完成密令任務的過程中,自然掌握古生物知識,實現“在玩中學”的教育目標。

體驗感拉滿 “夜宿自然館”打造沉浸式科普教育新場景_fororder_圖片-2

活動現場 供圖 成都自然博物館

  夜宿體驗收穫滿滿 構建全新科普教育場景

  “這次在恐龍腳下睡覺太過癮了!下次我還想來自然館玩!”活動結束後,一名三年級的小小恐龍愛好者興奮地説道。不少家長也表示,這次的夜宿體驗,不僅能讓孩子們學到知識,還能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溝通表達、邏輯思維等能力,收穫滿滿。

  “夜宿項目並非簡單延長開放時間,而是通過光影技術、劇本任務與空間改造,構建全新的科普教育場景。”自然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夜宿活動從不同維度上體現出創新,不僅利用閉館後的靜謐期,通過調暗燈光與定向照明,營造出適合專注探索的環境氛圍,同時也打破展廳物理界限,將4D影院、戶外化石區與主展廳串聯成任務網絡。在互動方面,更是設置需團隊協作完成的挑戰,如帳篷陣型搭建、化石手工製作等,強化實踐學習。

  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上明確提出,要推動文化資源與旅遊産業深度融合。而在文博旅遊中,更是要推進文博場館改造提升和內容建設,發展主題文化遊和深度研學遊、科普遊。自然館負責人表示,自然館“恐龍博士深夜密令”活動,正是對這一戰略部署的積極響應——利用自然館獨特的恐龍主題串聯科普內容,通過空間重構將展廳變為立體課堂,借助任務驅動讓靜態展品迸發教育動能,打造出寓教于樂的豐富科普研學體驗。“我們將不斷創新拓展‘文旅+科普’的融合場景,更將持續完善研學設施、開發數字化導覽系統、深化科普研學旅遊內容,促進文旅深度融合,更好地提升公共服務供給效能。”自然館負責人説道。(文 成蘇蘇)

編輯:鄧超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