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武侯:“親企匯”裏喝喝茶 31場沙龍聊企業“心事”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9-10 15:56:08

  9月7日晚上7點,火車南站街道的一間會議室內,十幾個人圍坐成一圈。沒有領導席卡,沒有會議材料,只有一壺清茶,幾個茶杯。企業老闆、街道工作人員、區領導,都像老朋友一樣,你一言我一語,聊的都是企業最實際、最迫切的問題。

成都武侯:“親企匯”裏喝喝茶 31場沙龍聊企業“心事”_fororder_未標題-1

沙龍現場 供圖 武侯區委宣傳部

  這是火車南站街道舉辦的“親企匯”主題沙龍。半年來,像這樣的活動已經辦了31場。沒有客套話,不搞形式主義,企業可以直白地講困難、提需求,政府則現場回應、精準對接。

  “親企匯”的沙龍,一般安排在下班後。大家抽兩小時坐下來,不分企業大小、不管身份高低,誰都可以發言。

  組織方是街道,“主角”是企業。每期聊什麼,由企業定;想請哪個部門,也由企業點單。話題覆蓋方方面面:政策沒吃透、資金週轉難、資源對接不上、傳統行業不知道怎麼轉型等,都能拿出來聊。

  不少企業在這裡找到了“救命稻草”。比如一些科技公司遇到研發瓶頸,街道就幫忙對接高校資源;傳統企業想轉型,沙龍裏有數字經濟的專家來支招;連“鏈主”企業也主動排號,等著在沙龍裏見見上下游合作夥伴。半年下來,已有包括百度集團、四川廣電等在內的70多家企業通過沙龍達成合作意向。

  31場沙龍辦下來,火車南站街道的企業生態悄悄發生了變化。今年1月—6月,街道新增市場主體1439家,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65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17家。不少企業在這裡解決了融資、用人、技術等一道道難關。

  “以前覺得‘立園滿園’是口號,現在明白,政府把企業當自家人,園子自然就滿了。”火車南站街道一位從事投促工作的年輕人談到自己張羅“親企匯”沙龍的收穫時感嘆道,政府與企業之間,有時候缺的不是政策,而是一張桌子、一壺茶和一次真誠的交流。(文 楊麒玉 李明)

編輯:鄧超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