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文明溫江 銀齡生輝”成都市溫江區“我們的節日·重陽”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啟動儀式在溫江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行。

活動現場 供圖 成都市溫江區委宣傳部
活動現場,《銀發力量》專題片溫情上映,鏡頭下的溫江銀齡志願者紮根社區、服務鄰裡、傳承文化。他們正褪去“夕陽”的標簽,將餘熱化為溫暖社區的蓬勃力量。舞臺上,成都市溫江區文化館花舞藝術團與市民藝術培訓學校帶來的舞蹈串燒《花飛花舞》,由平均年齡超55歲的銀齡群體呈現。輕盈的舞步不僅跳出“老有所樂”的活力,更展現“老有所為”的自信。
作為成都銀發經濟核心區,溫江不僅通過完善養老服務,讓銀齡群體“安享晚年”,更積極搭建平臺,讓他們“貢獻餘熱”。隨著“1個區級中心+9個鎮(街道)所+95個村(社區)站”的溫江銀齡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網絡正式點亮,溫江區銀齡服務陣地實現從“零散分佈”到“體系覆蓋”的升級。

活動現場 供圖 成都市溫江區委宣傳部
啟動儀式現場,10名來自不同領域的“銀齡溫心大使”也受到關注。他們是圍繞公益、文化、關愛等方面踐行銀發價值的代表。“我們有耐心、有經驗、有時間,這就是最大的優勢。”成都市溫江區社區環保志願服務隊黨支部書記張忠義在分享中談道,“發展銀發經濟,我們也要主動發光發熱,貢獻力量。”
為精準對接需求與專長,成都市溫江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動18個文明實踐所(站)同步發佈首批10個“銀齡溫心”特色項目,涵蓋為老服務、互助養老、科技志願服務等。其中,“杏林銀光”項目通過獎勵機制,連接銀發群體與社區,開展精細化服務,讓銀發群體在參與基層治理過程中實現自身價值。
為推動文明實踐可持續發展,活動現場還發佈“文明銀行”溫江銀齡志願者激勵回饋專區。銀齡志願者通過“文明興蓉”平臺,記錄服務時長並轉化為積分,可兌換“溫江造”特色産品,讓文明善行既有“精神價值”,更具“民生溫度”。
活動現場還設有“銀齡生輝·老有所為”主題市集,分為技藝傳授、智慧康養、銀齡達人服務、民俗文化展示等六大功能區。市民在此“學技藝、享服務、逛市集”,邊逛邊體驗,直觀地感受到“銀齡有為”就體現在這些日常而生動的實踐中。
成都溫江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溫江區將進一步優化銀齡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機制,推動服務從“常態化”向“專業化”升級,讓每一位銀齡朋友在服務中實現價值、在參與中收穫幸福,共同用“銀齡有為”繪就溫暖如春的“民生畫卷”。(文 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