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陽市探索“數字管理”新模式 著力提升城市管理運行的“智”與“質”
2022-12-30 18:01:0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唐浩博責編:何劍嶺

  近年來,資陽市圍繞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目標,以“互聯網+政務”服務為核心,全面加強網絡強基、大數據示範應用、信息化惠民、智慧政務等領域建設,持續完善城市運行智治體系,城市治理智慧化和精細化水準大幅提升,城市感知更透徹、城市管理更精準、城市運行更智慧。資陽成為全省首個實現市縣鄉村四級電子政務外網全覆蓋的地級市。

  夯實數字基底 全速構建智治體系

  升級“一張網”,實現數據監管。資陽按照“被動應付”向“主動監管”轉變的思路,優化升級政務雲網,建設政務雲網安全運營中心,建立全天候的信息安全監控運營機制,從感知、分析、決策、響應四個維度對網絡安全處置進行提檔升級,為全市60個部門、221個業務系統上雲運行提供等保三級安全服務;完成電子政務外網平臺IPv6升級改造,優化骨幹網絡架構和平臺環境,提高平臺安全保障能力,已預警暴力破解、惡意域名訪問等安全事件2.5萬餘起。

  形成“一片雲”,實現數據集聚。資陽按照“數據匯集、資源共享”的理念,加快政務信息資源平臺建設,做好數據資源的全生命週期管理,建立統一、規範的數據標準,保障數據品質,以實現數據供需一本賬,提升數據管理和應用能力。截至目前,資陽已接入35個市級部門及各縣(區)、高新區、臨空經濟區政務數據,匯集環保、交通等12個領域近200余條(類)資源,申請國家部委數據介面114個。

  搭建“一平臺”,實現數據應用。資陽按照“體系整合、集成應用”的原則,歸集37個市級部門127個數據系統,完成鄉村振興、民政服務等10個重大專題數據分析和交通出行、防汛指揮、美麗雁城等43個智慧場景應用建設,構建形成集城市治理、應急管理、政務服務為一體的智慧城市治理運行平臺。該平臺榮獲第二十四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智慧城市展“2022中國領軍智慧城市”獎項。

  聚焦數字服務 全面普惠社會民生

  推行“四減四辦”。資陽按照“政務服務事項先行”的思路,堅持“四減四辦”工作路徑,通過“減材料、減環節、減跑動、減時限”,持續提升政務服務品質,市級層面僅保留46項證明事項,75項證明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同時,聚焦企業全生命週期服務,通過精簡材料、告知承諾、容缺後補等措施,為中國牙谷企業提供“綠色通道”,實現重點企業“零成本2小時辦結”。

  推行“一網通辦”。資陽圍繞“努力讓老百姓辦事像網上購物一樣方便”的目標,以數據賦能政務服務,將政務數據歸集到自上而下的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創建“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階段辦理、材料網上流轉、窗口統一齣件”的審批模式,不斷優化審批流程,提升審批效率。截至目前,全市55857項非涉密類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全部進駐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辦理,57項事項實現“智慧審批”,全程網辦率97.10%,時限縮短比例92.13%。

  推行“掌上快辦”。立足於服務資陽市民,資陽以市民為中心開發一站式“互聯網+”綜合服務平臺“資陽市民雲”APP,將群眾高頻辦理的醫院掛號、婚姻預約等32項服務以及公安、社保、公積金等部門80大項239小項服務接入平臺,並高品質建成公積金、醫療服務、圖書館等5個主題服務以及“老年服務專區”“社保卡服務專區”等20個特色專區,真正實現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截至目前,註冊用戶超45萬人,服務群眾超2500萬人次。

  強化數字引擎 全力推進社會治理

  完善理政平臺。資陽統籌佈局完善網絡理政“資陽模式”,全面推進網絡理政建設,創新拓展受理渠道,在全省率先依託市12345政務服務熱線,建成集門戶網站、書記市長信箱、網絡留言平臺、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於一體的全市網絡理政平臺,形成交辦統一、覆蓋全面、服務高效的線上訴求“總客服”。2022年9月,被全國政務熱線發展聯盟評為“服務企業優秀單位”。

  護航民生發展。資陽與國網資陽公司深度合作,建成全省首家“市級企業數據+政府數據”深度開發項目——能源大數據中心,全過程監測全市7萬餘低保戶、五保戶等特困人員和100余家養老院用電情況,及時預警並出動“紅細胞”志願服務330余人次;有效分析流經市域70余座污水處理廠治污電力數據情況,監測水域300余公里,發佈監測預警3次。

  做優智慧監管。資陽以賦能“智慧政務、智慧城管、智慧科創”多元場景為核心,推進資陽市視頻資源遷移融合,集成公安“天網”、政法“雪亮”工程、智慧城管等各種視頻數據,綜合運用3D可視化等技術,構建三維數字化城市底座平臺(CIM),進一步提升城市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慧化水準。截至目前,資陽整合各類社會視頻監控共30000余路,佈局視頻AI能力演算法1000余種,數字化監管能力顯著提升。(文 張琬沁)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