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文殊坊換新顏 5月將舉辦“漢服開街”活動
2023-01-30 11:00:35來源:華西都市報編輯:鄧超責編:何劍嶺

  原標題: 成都文殊坊換新顏 5月舉辦“漢服開街”活動 二期東片區已試營業,西片區預計今年大運會後開建

(轉載)成都文殊坊換新顏 5月將舉辦“漢服開街”活動

29日冬日暖陽,人們在文殊坊內享受愜意時光。

(轉載)成都文殊坊換新顏 5月將舉辦“漢服開街”活動

航拍文殊坊。

  1月29日,春節假期後開工的第二天,成都市文殊坊還留著“年味”的痕跡。紅燈籠、手寫對聯、中國結,在這裡,川西民居建築與街頭巷尾的新年裝飾相互襯托,讓來這裡喝蓋碗茶、體驗新成都人生活的“幸福氛圍”顯得更濃厚。

  “文殊坊是我們一手設計、建造、運營起來的,加上我又是老成都人,既是變化的參與者,又是見證者,對這裡的感情很深。”看著街面上許多和家人、朋友來文殊坊拍照打卡的市民、遊客,成都城投置地(集團)有限公司産業發展中心總經理崔泮為掩飾不住喜悅。

  招商、運營,是崔泮為近段時間工作的重心。他説:“我們二期的招商率在去年12月底的時候就達到了75%左右,目前,開業率已經接近50%了,有的店面還在裝修。預計今年5月份,我們會舉辦以漢服為主題的開街活動。”

  妙趣文殊坊 實現傳統文化復興蝶變

  “整個文殊坊的定位是‘千年成都,妙趣文殊’,現在我們站的地方是一期,主要定位是‘老成都的幸福感’。旁邊正在試營業的是二期的東片區,更為注重點亮夜經濟,吸引更多年輕人。”

  崔泮為説,目前已有14家國家級、省級非遺機構入駐了文殊坊。“我們不只是銷售非遺産品,蜀繡、漆器、竹編、銀花絲等非遺的傳承人都會把他們的工作室開在這裡,相關業態高度集中。遊客來到成都後,除了觀看、購買外,還能到院落裏面去進行深入體驗。”

  記者了解到,作為成都市三大歷史文化街區之一,全新打造的文殊坊是成都市天府錦城“八街九坊十景”中的九坊之一,是展示巴蜀文明、天府文化、成都魅力的重要窗口。

  作為老成都幸福感代表、市井生活的打卡地,文殊坊也藏著一眾能喚起舌尖記憶的老字號美食。崔泮為舉例道,這裡有超過百年曆史的洞子口張老二涼粉,70多年來店址未移、店名未改,裝修都還是以往的模樣。除此之外,還有創立於清咸豐年間、將古法川菜傳承至今的榮樂園,大家耳熟能詳的鐘水餃、龍抄手,無時無刻不在排隊的首批網紅店宮廷桃酥……

  作為已成熟運營多年的“老項目”,文殊坊一期構建了多維度的保護體系,推動非遺和老字號品牌結合新時代元素,重新煥發生命力。同時實施跨界融合和聚集化發展的創新舉措,實現傳統文化的“復興蝶變”。

  “我們想要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來,讓這裡成為新青年的匯聚地。如何才能將保護、傳承傳統文化與市場化進行一個很好的結合呢?這是我們打造二期時多番考慮的問題。”崔泮為介紹,文殊坊二期更注重創新潮流,打造“新成都的體驗感”。

  “我們致力於培育首店經濟,從地標性的劇院,到多元化的餐飲品牌,再到帶動夜間消費的live house,不僅滿足了時下消費需求,更激發全新的消費潛力,成為拉動消費的新動能。”崔泮為説。

  朝著“著力點亮夜經濟”的方向,文殊坊致力於打造集文化、旅遊、購物、休閒、美食于一體的多樣化夜生活場景,引入可看、可吃、可玩、可享受的品牌,進一步豐富消費者的體驗感和參與感。

  重塑片區價值 構建城市文旅新場景

  “我本身就是老成都人。在我看來,文殊坊的變化非常大。這裡是我們一手設計、建造、運營起來的。我既是參與者,又是見證者。”

  70後崔泮為記憶裏的文殊坊,曾經是很難與“熱鬧”“繁華”“潮流”聯繫在一起的。“以前,這裡是‘喪葬一條街’。街巷裏多是賣香蠟錢紙、賣花圈的,沒事的時候,大家都不會想著要來。頂多是燒香祈福的時候來一下。”

  “為了吸引年輕人,我們想了很多的辦法。招商引資是一方面,目前簽約的有印象雅安、新派創意廣東菜——雲河粵菜成都首店、星巴克咖啡院落特色店、小逃逸江湖菜酒館成都首店、無形妙有(唐卡)成都首店等。”崔泮為説:“此外,我們還有把成都文化與賽博、國潮等經典元素相結合的妙圓劇場。去年8月,全球首部賽博國潮秀《花重錦官城》在妙圓劇場正式演出,收到了非常高的評價。”

  記者獲悉,目前,文殊坊二期東片區已在“試營業”階段,將於2023年年中舉辦開街活動。西片區預計將在今年大運會後開建。

  後期,文殊坊將依託片區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深耕以漢文化為核心的傳統文化,用全新的視角解讀文殊坊項目,創新呈現老成都和新成都的融合,構建城市文旅新場景和新業態。

  崔泮為告訴記者:“文殊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現在,我們通過歷史文化的保護、恢復,挖掘、發揮、重塑這個片區的商業價值。我認為,這是我從業這麼多年來,幹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情。”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楊瀾趙奕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