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青鐵路:挑戰極限 建設難度國內罕見
2024-08-30 17:33:4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鄧超責編:李萌

  作為一條穿越地形地貌複雜、地質條件極端、自然環境惡劣的鐵路工程,川青鐵路的建設難度在國內在建鐵路工程中極為罕見。歷經數年的艱苦努力,2024年8月30日,川青鐵路鎮江關至黃勝關迎來開通首發,標誌著川青鐵路建設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川青鐵路:挑戰極限 建設難度國內罕見_fororder_圖片-1

首發活動現場 攝影 呂鳳瑤

  川青鐵路地處青藏高原東部邊緣,是我國第二地貌階梯向第一地貌階梯急劇過渡的高山峽谷區。據中鐵二院川青鐵路隧道專業負責人姜波介紹,該線路穿越龍門山、岷山、西秦嶺等崇山峻嶺,橫跨岷江、白龍江等大江大河,地勢北西高、南東低,地形切割強烈,相對高差多在1000米以上,最大相對高差甚至超過3000米。全線覆蓋盆地區、中低山區、高山區、高原區等多種地形,施工難度極大。

  該區域地質構造複雜,新構造運動強烈,形成由龍門山斷裂帶、西秦嶺褶皺斷裂帶和岷山隆起斷裂帶組成的平臥“A”形格架。這種地質條件給鐵路建設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隧道施工尤為困難。以全長22923米的德勝隧道為例,隧道施工不僅要面對高山深谷的複雜地形,還要克服近年來地震頻發帶來的次生災害影響。隧道沿線危岩落石、泥石流、滑坡等不良地質現象頻發,給施工安全帶來巨大威脅。

  一條隧道的建設,動車通過只需7分鐘,但建設工期卻長達3540天。隧道穿越的岩體極為軟弱,被業內人士形象地稱為“豆腐上打洞”。成蘭鐵路公司川青鐵路建設指揮部指揮長李群回憶道:“在施工過程中,全隧大變形發生比例高達32.6%,掌子面溜坍、涌泥、突水等問題共計發生300余次,歷經九寨溝地震、山體滑坡、泥石流等數次地質災害的考驗。”

  在環保方面,川青鐵路建設團隊也採用“近而不進”的原則,最大限度繞避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和大熊貓走廊帶等重要生態敏感區;同時,在九寨溝、黃龍等重要水源補給區也進行詳盡的地勘調查和環評優化工作,努力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川青鐵路的建設不僅是一項巨大的工程挑戰,更是中國鐵路建設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的開通將為沿線地區帶來更加便捷的交通條件,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同時也將為遊客提供更加豐富的旅遊體驗。(文 朱力 呂鳳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