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州越西縣: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新征程
2025-07-15 10:59:1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鄧超責編:馮巧鳳

  近年來,涼山州越西縣始終將黨建引領作為破題關鍵,以“繡花功夫”深耕産業發展、基層治理、文化傳承等領域,推動資源、力量、發展深度融合,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聚焦産業升級,點燃鄉村振興“強引擎”。越西縣充分發揮黨組織統籌協調優勢,聚集越西生態資源稟賦,全力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化、特色化轉型。在貢莫鎮瓦曲村,村黨支部創新推出“黨建+非遺+産業”融合發展模式,深度挖掘彝族銀飾加工技藝,構建起“黨員帶頭、大戶示範、群眾參與”的全鏈條産業發展體系。“1+1+1”結對幫扶機制已累計培育銀飾加工能手100余名,形成銀飾特色産業集群,年産值突破10萬元,帶動當地農戶戶均增收2萬餘元。同時,越西縣積極探索“黨建+電商”發展新路徑,精心培育“黨員主播”隊伍,打造“雲端助農”線上銷售平臺。此外,越西縣以越西縣現代農業産業園為重要載體,大力推行“國有公司+集體經濟+農戶”訂單農業模式,建成5600余畝標準化種植基地,成功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帶動全縣1000余戶農戶參與種植蘋果與油菜花,實現村集體與群眾收入“雙豐收”。

  創新基層治理,擘畫鄉村振興“新畫卷”。越西縣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基層治理創新的核心驅動力,以“微改造”推動“大變化”。板橋鎮巧妙借鑒“六尺巷”典故,創新實施“六尺街工作法”。在黨員幹部的帶頭示範下,96戶村民積極響應,主動讓地,將原本4米寬的狹窄道路拓寬至6米,成功打造出“謙和禮讓”基層治理示範街,有效改善當地交通出行條件,提升鄉村風貌。城北感恩社區積極推行“網格化+積分制”管理模式,組建起一支由70余名黨員組成的志願服務隊,常態化為搬遷群眾解決生活難題。社區設立“文明積分超市”,積分兌禮品,激發群眾參與環境整治、移風易俗的積極性。自推行該模式以來,社區環境衛生明顯改善,群眾文明意識顯著提升,累計兌換積分120萬餘分,參與群眾達6900余人次。

  深挖文化底蘊,厚植鄉村振興“軟實力”。越西縣深入挖掘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推動黨建工作與非遺傳承、文旅融合深度結合。瓦曲村依託國家級“非遺扶貧工坊”,累計開展銀飾技能培訓600余次,真正實現“戶戶有手藝、人人能增收”。以彝族火把節、彝歷新年等傳統節慶為契機,越西縣精心打造“黨建+文旅”特色品牌,普雄鎮呷古村、中所鎮陶家營村、板橋鎮“六尺街”等景點成為熱門“網紅”打卡地。2025年以來,各景點年接待遊客38萬餘人次,實現旅遊增收2.28億元。(文 金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