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韻滿羅江 文脈“咏”流傳 2025羅江詩歌節開幕
2025-10-30 17:45:2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鄧超責編:馮巧鳳

  10月30日,由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四川省作家協會主辦,星星詩刊雜誌社、德陽市羅江區人民政府承辦的2025羅江詩歌節在德陽市羅江區開幕。來自國內詩歌界的眾多專家學者與社會各界代表共200余人齊聚一堂,共襄盛會。

  本屆詩歌節以“千年詩脈潤羅江,文旅融合譜新篇”為主題,旨在以詩為媒,串聯古今文脈,通過“文化解碼+科技賦能+文旅轉化”的創新模式,推動羅江文化IP破圈傳播,讓千年詩脈在當代文旅融合中綻放新的光彩。

詩韻滿羅江 文脈“咏”流傳 2025羅江詩歌節開幕_fororder_未標題-6

活動現場 攝影 沈序明

  開幕式現場,主題宣傳片AI詩畫秀《羅江千年詩路》驚艷亮相,以虛實相融的視聽語言,生動展現羅江文脈的綿延不絕,並以更開放的姿態廣邀四海朋友,共繪羅江文脈的新篇章。

  開幕式現場,德陽市羅江區人民政府與中國詩歌學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啟動“共建中國詩歌之城”,標誌著羅江詩歌文化發展從週期性活動邁向系統性深耕的品牌建設新階段。在主旨演講環節,5名嘉賓分別不同維度深入闡釋羅江詩歌的文化基因與時代價值。

詩韻滿羅江 文脈“咏”流傳 2025羅江詩歌節開幕_fororder_未標題-4

活動現場 攝影 沈序明

  羅江不僅承載著千年文脈,也孕育著生生不息的民間詩情。活動現場,龍敦仁、楊俊富、魯小月3名本地農民詩人登臺朗誦,以質樸詩句講述腳下土地的故事,傳遞出詩歌與生活的深刻共鳴。

  情景劇《詩與人間煙火》則以清代學者李調元留存下的詩作為主線,以其跌宕人生為畫卷,將《函海》《醒園錄》意象與川劇聲腔融為一體,借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串聯起文脈詩心與人間煙火,再現羅江的清風明月,在文學、戲曲與美食中傳遞生活之美,讓羅江的詩意在尋常煙火中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詩韻滿羅江 文脈“咏”流傳 2025羅江詩歌節開幕_fororder_未標題-5

活動現場 攝影 沈序明

  活動同期發佈詩歌節主題曲《詩意羅江》,由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流行樂歌手紀敏佳傾情演繹,以現代音樂語言詮釋羅江的詩意氣質。

  羅江詩歌節已成為一張享譽全省、輻射全國的文化名片。詩歌文化也沉澱為羅江人民從容堅定、繼往開來的文化自信。詩歌節系列活動將陸續開展,共同構建起一個“可參與、可體驗、可轉化”的開放式詩旅空間。(文 肖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