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2025羅江詩歌節“詩與遠方——從調元風骨到巴蜀新章”圓桌座談在李調元紀念館舉行。全國及本地詩人學者、媒體記者近百人共聚一堂,展開了一場關於詩歌與城市未來的深度對話。

圓桌座談現場 供圖 德陽羅江區委宣傳部
本次座談以調元文化為脈絡,以巴蜀精神為核心,共同探討詩歌如何成為激活當下、賦能城市的文化力量,尋找詩歌從“文化符號”變為“産業基因”的答案。德陽羅江區委書記黃琦,德陽羅江區委副書記、區長張天則,中國詩歌學會黨支部書記王山,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四川省作協黨組副書記魯娟,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冷凇,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古籍研究所所長方笑一,《中國詩詞大會》第六季總冠軍陳曦駿等參與研討。
會議設置兩大核心議題,包括“詩與文化——詩歌激活在地文脈,推動全民共創”和“詩與城市——詩歌連結多元業態,彰顯城市格局”,涵蓋從調元精神的當代解碼、全民詩歌的生態構建,到“詩歌+”産業創新路徑、城市文化IP深度融合的實踐探索。
“讓詩歌從李調元的個人風骨內化為整座城市的集體人格,成為羅江人共同的文化身份認同,是羅江區委、區政府的長期目標。”德陽羅江區委書記黃琦在座談中表示,以詩歌賦能城市文化,羅江不斷拓寬群眾參與廣度,深入實施“詩香人才”培育計劃,創新探索大中小幼一體化貫通式培育模式,鼓勵群眾文藝團體創新發展。未來,羅江將堅持以“數智化”賦能文化傳承與發展,在城市設置更多互動式“電子詩屏”,利用新媒體平臺探索舉辦短視頻詩歌大賽,引導群眾用更現代、更富創意的方式表達對詩歌、對羅江的熱愛。
當天座談會上,與會嘉賓對羅江深厚的詩歌文化底蘊讚賞有加,並給予高度評價。與會嘉賓圍繞“詩與文化——詩歌激活在地文脈,推動全民共創”和“詩與城市——詩歌連結多元業態,彰顯城市格局”兩大議題深入探討。王山説,羅江詩歌的長遠發展關鍵在“普及”與“探索”的均衡,既要大眾傳播,讓詩歌走進生活,也要鼓勵探索,為創作者提供空間,最終形成層次豐富、生態健康的發展格局。冷淞建議,羅江可依託李調元這一超級文化IP,以“賽會展演遊”為載體,深度連結當下、賦能文旅、激發消費,最終實現文化傳承與經濟發展的同頻共振,讓羅江故事傳得更遠、更響亮。
經過兩場深入對話,大家達成高度共識——詩歌是激活羅江城市發展的核心動能。它既是連接歷史與未來的文化根脈,也是驅動文旅、商業、科技多元業態融合的創新引擎。通過“文化為經濟注入靈魂,經濟為文化提供載體”的雙向賦能,羅江正將“調元風骨”的深厚底蘊,轉化為“巴蜀新章”的生動實踐。
圓桌座談會前,專家學者、詩人等嘉賓還先後前往龐統祠博物館、李調元紀念館進行實地調研與文化體驗,切身感受羅江深厚的歷史文脈,為此次詩歌對話注入了更為真切的情感與靈魂。(文 劉靜)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