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講解員老師的引領下,小朋友們將儒家典籍上的經典語句拓印到紙上。“五一”假期,位於山東省曲阜市的孔子博物館推出拓印體驗活動,同時舉辦簫韶樂團《詩經》主題表演,帶領觀眾認識傳統樂器,感受《詩經》中的儒風雅韻。
孔子博物館文創街推出常態化拓印體驗,觀眾可動手體驗傳拓技藝。(孔子博物館供圖)
山東是革命老區、文化大省,底蘊深厚的傳統文化和紅色基因相互疊加,帶動“五一”文旅市場持續火爆。
臨沂市沂水縣院東頭鎮是一個紅色鄉鎮。4月30日,在鄉鎮新建不久的西墻峪紅色記憶館,記者看到一批來自內蒙古自治區的遊客帶著孩子們,專程來到沂蒙老區,感受沂蒙精神。“村裏的民宿已是‘一房難求’。”院東頭鎮的民宿從業者劉克玉告訴記者。
在院東頭鎮沂蒙紅嫂祖秀蓮展館,不少外地遊客前來打卡。新華社記者楊文 攝
青青陌上桑,沃若泛碧光。走進暮春時節的德州市夏津縣古桑樹林,6000多棵古桑樹枝丫漫天伸展,眾多遊客駐足觀賞。遊客韓山川特地從外地來夏津縣,體驗古桑樹林的獨特風情。“這裡空氣清新,白天欣賞美景,晚上參加篝火晚會、看星空,非常喜歡這種愜意的生活。”他説。
依託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山東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的生態優勢,夏津縣統籌規劃並推動露營基地建設,已建設運營的椹仙露營地佔地面積約150畝。
不少景點還積極開發新區域,迎來八方遊客。行走在泰山東禦道,四週峰巒疊嶂、蒼翠蔥鬱,腳下則是滄桑古道、厚重歷史。據泰山景區管委會政策法規部部長王其勇介紹,位於泰山東麓的東禦道,寓紫氣東來之意,4月26日開放後成為泰山第五條登山線路。東禦道設置臺階4000余級,始自泰山東麓上梨園村,上至中天門與中路登天禦道會合,使泰山東麓自然景觀和中路人文景觀有機結合,成為全新的文化旅遊線路。
從高空俯瞰,“耕海1號”宛如一條寶石項鍊,鑲嵌在煙臺市的四十里灣海域。近日,“耕海1號”二期海洋牧場綜合體運營啟動。“在這裡可乘船遊玩,一覽海上風光,還可以參觀海洋科普館、乘坐深海電梯、體驗海釣。”4月30日,市民周瑩告訴記者,早就聽説這裡的娛樂項目比較多,正好在假期帶孩子來“打卡”。
4月28日,釣魚愛好者在“耕海1號”上參加垂釣比賽。新華社記者李紫恒 攝
據山東海洋集團耕海科技公司運營總監王官磊介紹,“耕海1號”項目融合海洋漁業、海工裝備、海洋文旅等相關産業,集漁業養殖、海洋文旅、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體,打造形成海洋資源利用“綜合體”。(新華網記者 楊文 孫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