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handong】多彩東營:走進東營黃河三角洲 沉浸式感受黃河生態之美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3-11-16 16:56:49

  11月16日,由東營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國際在線山東頻道主辦的“Hi,Shandong —多彩東營”外國媒體東營行採訪活動來到位於東營市墾利區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來自孟加拉國、柬埔寨、埃及、韓國、土耳其、越南等國家的媒體記者在實地參訪中親身感受黃河生態之美。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現共有野生動物1632種,其中鳥類373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26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65種,是全球鳥類重要的中轉站、越冬地和繁殖地。這裡是東方白鸛全球最重要的繁殖地,是黑嘴鷗全球第二大繁殖地,有“中國東方白鸛之鄉”“中國黑嘴鷗之鄉”之稱。

  保護區內植物資源豐富,擁有種子植物685余種。鹽地鹼蓬、檉柳和羅布麻在保護區內廣泛分佈,蘆葦集中分佈面積達40萬畝,自然植被覆蓋率達55.1%,是中國沿海最大的新生濕地自然植被區。

  在鳥類覓食、活動集中的白鸛湖,外媒記者們登上游船,行駛在白鸛湖上,不時可以看到赤麻鴨、綠頭鴨、斑嘴鴨等鳥類在蘆葦叢中棲息、嬉戲,東方白鸛在空中展翅翱翔。

【Hi,Shandong】多彩東營:走進東營黃河三角洲 沉浸感受黃河生態之美_fororder_圖片4

  東方白鸛展翅翱翔 攝影 馬夢瑤

  漫步在800米長的黃河故道天然柳林木棧道上,隨處可見傍水而生的天然柳林,不時有鴻雁和灰雁悠閒地遊過,柳林俗稱“饅頭柳”,學名“杞柳”,是黃河口的代表性植物。沿著木棧道登上觀河亭,黃河故道地質遺跡和萬畝柳林的壯觀景象盡收眼底。

【Hi,Shandong】多彩東營:走進東營黃河三角洲 沉浸感受黃河生態之美_fororder_IMG_20231116_102338  

外媒記者欣賞黃河故道天然柳林生態繁榮景象 攝影 馬夢瑤

  在鳥類科普樂園,外媒記者們近距離觀賞了丹頂鶴、東方白鸛、蒼鷺、小天鵝等十余種珍稀保護鳥類,這裡的鳥類以科普和科研為主,還有野外救助的受傷鳥類在此養護。

【Hi,Shandong】多彩東營:走進東營黃河三角洲 沉浸感受黃河生態之美_fororder_WechatIMG1388

外媒記者與天鵝“小雪”互動 攝影 李煒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不僅是“鳥類的國際機場”,還是黃海和渤海的交匯地,滾滾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從這裡流入渤海。若黃河水量、含沙量、潮汐等客觀條件適宜,在黃河入海口便可觀賞到“黃藍交匯”的壯觀景象。“黃藍交匯”是黃河三角洲特有的自然景觀,因黃河下游河水含沙量大,河水渾黃,與藍色的大海交匯,從而形成“黃藍交匯”的奇觀。

【Hi,Shandong】多彩東營:走進東營黃河三角洲 沉浸感受黃河生態之美_fororder_IMG_20231116_112939_edit_300480897290607

外媒記者在黃河入海口處合影 攝影 馬夢瑤

  野生鳥類、新生濕地以及河海交匯形成的自然景觀,是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獨特的生態標誌,也是黃河三角洲最具生態意義與保護價值的根本所在。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正越來越引起國內外濕地組織和專家的高度重視,被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秘書處批准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並榮膺生態中國濕地保護示範獎。(文 馬夢瑤)

編輯:郭富瑩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