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煙臺: 2023年海洋生産總值預計突破2500億元
來源:大眾日報  |  2024-01-31 10:11:35

  原標題:煙臺市加快培育壯大海洋支柱産業,海洋經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2023年海洋生産總值預計突破2500億元

  1月25日,記者從煙臺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佈會上了解到,2023年全市海洋生産總值預計突破2500億元,約佔地區生産總值的25%。海洋漁業、海洋文旅、海洋交通運輸業等優勢産業年均增速超過10%,增加值達到966億元,成為拉動全市海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能。全國首個海上經濟開發區落戶長島綜試區,全省首個海洋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落戶龍口。

  2023年煙臺市持續推進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開工建設深遠海養殖網箱8座,累計建設32座;國家級海洋牧場總數達到20處,居全國地級市首位。在國內首次實現黃帶擬鲹親本培育和苗種規模化繁育,新增金虎雜交斑水産新品種,全市國家級水産新品種累計達到23個。做強海參産業,印發《煙臺市海參産業高品質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發佈“煙臺溯源好海參”系列11項團體標準,成功舉辦2023世界海參産業(煙臺)博覽會暨國際水産預製菜展,中國水産流通與加工協會授予煙臺“中國海産品預製菜之都”。招遠乾貝和鹽漬海參獲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稱號”,經海深遠海冷水黑鲪、海鱸獲批“全國特質農品”稱號。

  長島綜試區南長山和北長山島、大黑山島、砣磯島榮獲全國首批“和美海島”稱號,海陽市獲批2024年自然資源部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藍碳經濟海洋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案例”入選山東省自然資源領域典型案例。編制完成煙臺市海洋生態保護修復規劃,長島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建設完工,累計修復海草床、海藻場5公頃,整治修復岸線2.2千米,修復海島5個。開展海洋災害觀測、預警報和風險防範等工作,打撈清理滸苔4400多噸,治理互花米草2000多公頃,煙臺市相關工作經驗在全國互花米草防治現場會上被作為典型經驗進行推廣。

  2024年,煙臺市將牢固樹立大海洋發展意識,持續提升産業發展能級,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法治海洋規範化水準,力爭實現“一個突破,兩個高於”的目標,即海洋生産總值突破2800億元,增速高於全市GDP增速2個百分點以上,高於全省海洋生産總值增速。

  現代漁業發展方面,煙臺將多途徑開發漁業空間和潛力,不斷增強“藍色糧倉”供應力。2024年持續推進“百箱計劃”,新開工建設6座深遠海養殖網箱。集中打造6處深遠海養殖大規格魚類苗種繁育基地,重點解決深遠海養殖大規格苗種供應難題。實施“三文魚萬噸養殖”計劃,力爭三年左右實現年産量突破1萬噸。攻關南魚北養等核心技術,重點推進三文魚、石斑魚、比目魚等集約高産新品種設計與培育,力爭全市水産苗種産量達到4500億單位。打造國家級海參特色産業集群,紮實推進海參産業高品質發展三年行動,力爭海參全産業鏈産值突破200億元。(大眾日報記者 從春龍 )

編輯:侯艷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