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青縣黑裏寨鎮謀劃鄉村振興做大圖強新路 農業産業全鏈“迭代升級”
黑裏寨菠菜收穫現場
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的鄉村産業今年迎來了“迭代升級”,包括黑裏寨鎮等在內的部分傳統農業鎮紛紛謀劃做大圖強的新路,果蔬産業、綠色循環産業等在“升級”的同時,也不斷探索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黑裏寨鎮,企業下鄉、市場進村,富裕起來的農民也圍繞著農業産業做起了文章。眾籌建市場,請專家助力發展特色産業,借著這股東風,當地也有了産業新規劃,開始助力鄉村振興做大圖強。
小産業大市場
“自從創建成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産基地後,我們種的菠菜不論是品質還是價格都有了大幅度提升。今年,我們計劃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在政府的支持下,我們眾籌在家門口建起了高青農産品物流集散交易中心。”3月2日,剛剛送走一批外銷菠菜,高青昊錕蔬菜水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伊善嶺又匆匆趕到了剛剛建成的交易中心,中心佔地23畝,目前交易場棚和地面硬化都已完工,正在對結算中心進行裝修,計劃四五月份啟用。
記者在現場看到,交易中心分兩大片區,西側是菠菜交易區,東側是番茄交易區,伊善嶺為這些片區起了個時尚的名字“貨棧”。他笑呵呵地告訴記者,因為菠菜産業發展不錯,近幾年,當地一些菠菜種植大戶聯合創新,不斷在菠菜品質和種植技術上發力,小菠菜賣出了大價錢。
“原來一斤七八毛錢,現在外銷到上海、大灣區一斤能賣到10塊錢。”伊善嶺説,小菠菜帶動大産業,合作社已帶動周邊22個村2500多家農戶抱團合作,僅菠菜種植面積就達2萬多畝,年産量達七八萬噸。
這個交易中心是伊善嶺菠菜産業“升級”的關鍵。去年,在黑裏寨鎮的統一規劃下順利開工。選址在黑裏寨鎮雙河村,距剛開通的濟高高速黑裏寨上下路口僅1500米處,投資3000萬元。黑裏寨鎮黨委書記周萌説,這個項目建成啟用後,將成為鎮域及周邊區域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農産品集散地,預計線上線下年交易額保底4.5億元。這個交易中心啟用後,當地年集散果蔬預計將達到15萬噸,其中菠菜約7.5萬噸。
果蔬“全産業鏈”
周萌介紹説,交易中心將定位連結“一區一圈一帶”,其中一區是連接粵港澳大灣區高端市場,致力於打造服務大灣區的“供貨倉”;一圈是連接以濟南為核心的省會城市圈,依託濟高高速區位優勢,高青當地的新鮮果蔬5分鐘可上“高速圈”,1小時即可直達濟南;一帶是連接鎮域及周邊市場帶,交易中心輻射半徑可達20公里,可實現高青當地優質果蔬“輸出”和外地優質果蔬“輸入”。
依託交易中心,黑裏寨鎮還計劃對當地農業産業進行分類提升。“針對不同市場需求,對果蔬産品進行分類,優質優價,以銷售端需求為導向,倒逼農業産業提檔升級,積極爭創名優特新和地理標誌産品,實現優質農産品持續集聚。”周萌説,目前,他們已經與濟南等地的蔬菜市場建立了合作機制,交易中心啟用後將引入信息化便捷結算系統,菜款可即時結算,有效破解價格不透明及賬期滯留問題,保障菜農切身利益,推動果蔬集散行業健康發展。
農業産業“升級”
採訪中記者發現,與普通的交易中心不同,這個交易中心集結了當地26家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鎮裏還成立了“共富公司”。“我們將建立農戶+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交易中心‘共富公司’三級産收購銷體系。指導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實施‘百畝+N’多元種植模式,由合作社集中收購種植戶生産的農産品,統一送至交易中心‘共富公司’集散。”周萌説,新模式下,交易中心既可解決“戶散戶小”問題,便於經營管理,也能為村級發展提供平臺,增加村集體和群眾收入。
升級的不僅有種植業,還有當地的養殖業。今年,借助原有的黑牛養殖業,黑裏寨鎮重新規劃升級了黑牛現代化養殖園區,上新的黑裏寨綠色循環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項目佔地540畝,成為今年高青縣年度農業重點項目。這個綠色循環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項目,可實現高青黑牛養殖存欄新增10000頭以上。
今年,黑裏寨鎮充分發揮全鎮3萬頭牛種養循環優勢,依託淄博禾富農業有限公司生物有機肥生産,構建“秸稈青貯—黑牛養殖—牛糞制肥—反哺農田”的內循環有機種養模式,打造綠色種養循環農業新業態。目前,全鎮黑牛每天可産生400余噸糞便,通過發酵、添加有機成分等工序生産有機肥100余噸。
産業全面升級,農民腰包鼓起來了,村集體也有望實現增收新目標……(淄博日報 記者 董振霞 通訊員 李孟楠 王亞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