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由東營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國際在線山東頻道聯合主辦的“Hi,Shandong-文化東營”海外媒體東營行採訪活動走進位於東營市廣饒縣的孫子文化園。來自柬埔寨、韓國、俄羅斯、土耳其、越南等國家的9名外媒記者在實地參訪中沉浸式體驗中國傳統兵家文化。
廣饒縣是兵聖孫武的誕生地,更是蘊含悠久歷史文化的千年古縣。孫子文化園是孫子文化的集中展示地,建設有直觀展現古代兵器演變史的兵器展示館,集中展示、體驗孫子文化的兵聖宮,以及兼具參與性、互動性的水上項目、拓展項目、遊樂項目等,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展示東方兵學的獨特魅力。
外媒記者參觀兵器展示館 攝影 馬夢瑤
石兵器、青銅兵器、鐵兵器……孫子文化園內的兵器展示館,展示了中國不同時期品類繁多的兵器。各具特色的展廳立體展現了中國古代兵器演變歷程,描繪出一部生動的兵器發展史。
外媒記者在兵聖宮參觀 攝影 侯艷艷
兵聖宮是孫子文化園最大的單體建築。在兵聖宮內,大廳中心8米高的漢白玉孫武雕塑手持兵書、腰挎寶劍,雄姿英發、氣概非凡;東陽木雕、德化白瓷將中國古代20位傑出軍事人物、著名戰役刻畫得惟妙惟肖、出神入化。展廳陳列佈局以時間為主線,以時代背景為主題,充分解讀孫子其人、其事、其書對後世的影響。“孫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軍事家,我在這裡了解到一些關於孫子的軍事思想,對《孫子兵法》也産生了很濃的興趣,回去要好好閱讀這本書,學習來自中國古人的智慧。”來自韓國的金峻范參觀兵聖宮後説道。
外媒記者體驗“廣饒齊筆”製作技藝 攝影 董文琪
參觀合影 攝影 侯艷艷
在景區樂安古鎮內的中華齊筆研究院,外媒記者體驗了“廣饒齊筆”製作技藝。作為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廣饒齊筆”製作技藝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據“廣饒齊筆”製作技藝第五代傳承人郭明昌介紹,“廣饒齊筆”是中國“四大名筆”之一,從選料到成品要經過浸、拔、梳、並、連、剔、修、刻字等近150道工序,十分精細與考究。外媒記者在郭明昌的指導下,體驗了“梳絨”“梳根”“綁頭”“捋菜定型”等制筆工序,深度了解這種流傳千年的非遺技藝。(文 侯艷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