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饒開展“千項技改、千企轉型”行動 高水準技改加速形成新質生産力
3月26日,山東華泰紙業股份有限公司PM11號機生産現場,新引進的稀釋水流漿箱、膜轉移施膠機等國際先進設備高速運轉。僅需55分鐘,新鮮出爐的化學木漿經過流送、網部、乾燥、壓光卷取等工序,便被加工成重達60噸、寬達10米的非涂布文化紙卷。不久前,這條國內單機最大的非涂布文化紙機完成改造後重啟生産,日産量達到1600噸。
“這次改造主要通過與全球造紙設備巨頭德國福伊特、芬蘭維美德等公司合作,引進世界最先進的流漿箱、膜轉移施膠機等低碳環保設備,改造後由生産新聞紙轉産高檔文化紙,車速達到1800米/分,並且各項生産指標都達到了國內同行業最高水準。”生産車間主任韓國棟介紹。
為應對近年來新聞紙消費持續下滑趨勢,山東華泰紙業股份有限公司總投資4.6億元,實施了轉産高檔文化紙項目,依託公司智慧管控平臺和工業4.0技術,對運行了近20年的新聞紙機進行數字化、柔性化技術改造,建成世界最大幅寬、最高車速的文化紙機,由過去生産單一的新聞紙産品向高檔雙膠紙、高檔輕型紙等多元化文化紙邁進,由批量生産向“量身定做”過渡,年産能提升30%。
山東華泰紙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魏立軍介紹,企業總投資20億元,對産能200萬噸的4條新聞紙機進行技術改造,主要生産超級壓光紙、轉移印花紙等高端文化紙、特種紙。目前,技術改造項目全部完成,新聞紙産能由140萬噸壓減到40萬噸,文化紙産能由10萬噸增加到160萬噸,年産值由技改前的100億元增加到130億元,利稅增加8億元。
傳統産業騰籠換鳥,技術改造是關鍵。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築牢傳統産業家底,將實施“易審批、零增地、高水準”的技改項目作為突圍路徑,實施技改提級行動,發揮技術改造“點石成金”作用,大力開展“千項技改、千企轉型”行動,用好國家、省、市、縣各級技改獎補政策,引導企業加快數字改造、設備更新、工藝升級,促進老樹發新芽、長新枝,真正讓“技改紅利”惠及企業。
“我們立足産業實際,突出抓好重點技改項目實施,支持企業開展技術裝備改造,推進了産業升級、産品換代、智慧提升。去年以來,共備案技改項目63個,4個項目列入省技術改造導向目錄,19個項目入選山東省技術創新項目計劃,為23個項目爭取市級技改扶持資金,推動工業企業提高技改積極性。”廣饒縣工業和信息化局技術改造室主任李海鵬説。聚焦化工、橡膠輪胎等主導産業,該縣今年實施高水準技改項目40個,加快推動産業鏈向上下游延伸、價值鏈向中高端攀升,加速形成新質生産力。(大眾日報 記者 李明 通訊員 譚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