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濱州推進“六大體系”建設,助力産業升級完善收儲調控 力爭糧食食品産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2000億元
4月8日,記者從濱州市政府新聞發佈會上獲悉,今年,濱州市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將推進“六大體系”建設,通過産業升級和完善糧食收儲調控、強化平臺賦能創新、依法治糧監管等措施,力爭全市糧食食品産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突破2000億元。
打造産業升級“支撐體系”,增創集群新優勢。今年3月9日—12日,第十八屆糧油食品産業博覽會暨首屆“糧油金三角”高品質發展交流會在濱州舉辦,吸引全國各地參展企業422家的品牌近千個展品3000余種,展區面積3.2萬平方米,與會經銷商10000余人,糧油總成交量超500萬噸,成交總額近300億元。濱州積極尋求與四大糧商多領域投資合作,精準對接央企,年內力爭引進1-2家食品加工龍頭企業來濱投資或達成合作意向,確保實現2億元的市外資金任務目標。制訂“糧油金三角”區域公共品牌宣傳計劃,與省市新聞媒體合作,開展品牌故事宣傳、“糧油金三角”六進、融媒體線上推介等系列活動,以品牌創建帶動産業高品質發展。
完善糧食收儲“調控體系”,激發市場新活力。做好8.6萬噸儲備糧的輪換工作,確保銷售出庫網上公開競拍交易數量達到70%以上。濱州全市完成糧食收購230萬噸以上,年糧食流通量達到800萬噸以上。做好政府信用保障基金市場化收購,市級政府信用保證基金貸款額度計劃調增至10億元,全年市場化收購糧食35萬噸以上。全面提升地方儲備糧承儲庫區業務數據品質和視頻監控在線率,聚力提高糧情在線測控能力,夯實庫區系統與省平臺信息互聯互通基礎。
強化平臺賦能“創新體系”,積蓄髮展新動能。鼓勵食品加工企業加強與國內食品研發機構和高校院所開展全鏈條、多層次的産學研合作,搭建多頻次對接交流平臺,打造“政産學研金服用”的科技創新共同體。鼓勵國家糧食産業科技創新(濱州)聯盟和小麥、玉米、大豆三大國家級糧食加工産業技術創新中心等平臺,開展科研攻關項目80個以上。積極對接省級專家服務基地,邀請專家就糧食精深加工研發項目進行技術指導,積極對接好科技型企業人才需求。
建設應急供應“保障體系”,構築安全新格局。推動黃河流域省級區域性糧食安全應急保障基地全面建成投用,成品糧油儲備能力不低於1.5萬噸,實現平時服務、急時保供、戰時應急。創建第一批國家現代糧食物流(産業)示範園區,制定實施濱州市港口型糧食物流核心樞紐建設實施方案,推進濱城小麥物流園區等重點項目建設,實現全市糧食現代物流高品質發展。將濱城區200余家麥便利商超納入全市應急供應網點範疇,在每個鄉鎮至少有1家應急網點的基礎上,增加社區應急網點數量,打造集應急加工、應急配送、應急網點為一體的應急保供體系。
健全依法治糧“監管體系”,適應考核新形勢。確保糧安黨政同責“首考”優秀等次,運用好考核“指揮棒”,會同相關部門嚴格開展市對縣的考核工作,推動全市整體工作再上新臺階。紮實開展“鐵拳行動”,按照“嚴監管、強執法、重處罰,增質效、抓規範、促提升”的目標要求,強化日常監督執法,綜合運用交叉互查、部門聯動等方式,提升檢查質效。積極推進法治糧食建設,提高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以良好的法治環境保障區域糧食安全。
搭建物資儲備“協同體系”,實現效能新提升。做好應急救災物資採購和存儲,完善應急物資管理、標準規範和管理的機制,物資儲備規模保持在一次性安置4萬人的標準。發揮政府資金的撬動作用,以市場化運作方式保證1500噸~2000噸政府蔬菜動態儲備,在重要節點組織投放。(大眾日報 記者 姜斌 通訊員 解曉龍 蒲怡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