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季度山東外貿穩中有增 ◆進出口總值7700.6億元,增長5.5% ◆“新三樣”出口增長超九成
4月17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數説山東看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介紹一季度山東省外貿整體情況。記者從發佈會上獲悉,一季度山東省進出口總值7700.6億元,同比增長5.5%,高於全國5%的總體增速。其中,出口4706.2億元,增長11%;進口2994.4億元,下降2.1%。
“整體來看,一季度山東外貿進出口規模穩中有增、發展品質優中有升,為實現全年外貿‘促穩提質’目標打下堅實基礎。”青島海關政治部主任袁濤介紹,一季度,山東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最高,3月份進出口增速達到8.3%,分別比1、2月份提高4.2個、5.2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出口值增長18%,創近20個月以來新高。一季度,全省12市實現外貿正增長,濟寧、泰安、臨沂、濱州進出口增速超過20%。
民營經濟外貿主力軍作用明顯。一季度,山東省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8.9%,增速高於全省整體3.4個百分點。具體來看,一季度,山東有進出口記錄的外貿經營主體超5.16萬家,其中,民營企業4.68萬家,合計進出口5790.6億元,佔進出口總值的75.2%,佔比提升2.4個百分點,拉動全省進出口增長6.5個百分點。
高端設備出口正值機遇期。一季度山東主要高端設備出口值增長36.5%,達到212.7億元,出口增速遠高於全省平均水準,拉動出口增長1.3個百分點。其中,船舶出口增長168.6%,目前,山東省造船業新增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均位於歷史高位,部分造船企業的訂單已排産至2027年,工程機械、農業機械、軌道交通裝備等優勢産品的市場地位較為穩固。山東外貿“新三樣”出口28.9億元,增長90.2%,其中鋰電池、電動汽車和光伏産品出口分別增長104.4%、65.3%和95.7%,全年山東外貿“新三樣”出口有望突破百億元。
一季度,山東省出口農産品374.4億元,增長13.2%,繼續穩居全國農産品出口首位。其中,蔬菜及食用菌成為最主要出口産品,實現出口100.8億元,增長33.4%,佔同期山東農産品出口總值的26.9%;以自主品牌出口農産品37.6億元,增長13.5%,“好品山東”影響力持續上升;對亞洲出口農産品增長13.9%,佔全省農産品出口值的60.4%,對歐盟和美國出口農産品分別增長8.9%、7.3%,對拉丁美洲和非洲出口農産品分別增長32.1%和23.5%,農産品“魯貿全球”格局加快形成。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第二個十年的起步之年。一季度,山東省對共建國家進出口4403.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佔全省進出口總值的57.2%。其中,3月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1091.9億元,創下了單月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的歷史新高。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山東與共建國家經貿往來不斷深化,互利共贏的良好局面持續鞏固。”濟南海關副關長夏陽介紹,山東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中,“山東製造”市場競爭力持續提升,出口産品為共建國家産業發展、技術進步、能源轉型和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大眾日報 記者 劉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