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是國務院明確的前沿新興産業,濟南起步區與國家電投開展深度合作,共同建設“黃河流域氫能産業基地”,通過聚焦氫能關鍵技術研發、建設氫能裝備製造基地、佈局氫能示範應用場景,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為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
目前,在濟南起步區和國家電投共同努力下,從氫燃料電池生産線投産,到氫能源渣土和環衛車上路,到氫發電、氫熱電聯供産品發佈,再到氫能助力車、無人機等多遠産品推向市場,氫能裝備持續出新,在氫能車輛高速免費通行等政策加持下,起步區氫能産業“氫”裝上陣、向“綠”而行,前景廣闊。
“氫”盡全力打造“中國氫谷”
起步區聚焦高端高質高效、集聚集約集群的産業發展方向,確定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和先進製造業為主體,以高端服務業為支撐的“3+1”現代産業體系。其中新能源領域,重點培育氫能和太陽能兩大産業鏈。
2021年,濟南起步區與國家電投聯手共建總投資100億元的黃河流域氫能産業基地。該基地是國家電投集團在國內佈局的五大氫能産業基地之一、四大燃料電池産業基地之一,也是面向華北和中原地區、輻射黃河流域、京津冀及環渤海經濟圈的産業基地。目前,該基地已累計投資3.8億元,資産規模達到4.6億元,完成過渡廠區及生産線、研發創新中心建設,崔寨産業園正加快推進建設。以該基地為載體,起步區加快氫能産業集聚,聚力打造“中國氫谷”,通過佈局新興産業,培育壯大新質生産力搶佔未來發展高地。
黃河流域氫能産業基地依託國家電投資源優勢、核心技術優勢及産業鏈推動能力,負責建設燃料電池裝備製造基地,開展水冷發電燃料電池、水冷車用燃料電池、空冷燃料電池及關鍵零部件生産製造。目前,氫燃料電池電堆所用的核心部件比如碳紙、催化劑、質子交換膜、雙極板、膜電極等,濟南綠動均具有自主知識産權且已實現自動化生産。作為區域氫能産業的“鏈主”企業,國家電投濟南綠動氫能目前已完成年産能各1000台套的水冷發電燃料電池、空冷燃料電池及水冷車用系統三條生産線建設投産,該生産線項目被評為世界先進製造業“先進製造十大領航項目”。黃河流域氫能産業基地建成達産後可實現年産值約30億元,帶動相關産業超100億元,形成帶動中國氫谷崛起的強勁引擎。
“氫”景交融推進全域示範應用
濟南起步區大力推廣使用氫能源,打造氫能應用示範區,2023年年底投放62輛搭載濟南綠動“氫騰”燃料電池系統的氫能渣土和環衛車,這是起步區氫能多場景綜合應用示範區投放的首批車輛,標誌著起步區氫燃料電池汽車批量運營正式啟動,為“雙碳”目標實現注入新動能。
以濟南綠動為龍頭,濟南起步區將打造氫能應用示範區,推動氫能在公共交通、市政環衛、物流運輸、數據中心供電、氫進萬家、工業用氫等各領域規模應用。
濟南綠動執行董事、總經理陳穎陳穎介紹,公司正面向包括濟南起步區在內的山東區域佈局若干示範應用場景,單是自己的氫能産業園將會建成屋頂光伏發電、甲類廠房氫發電-儲能-自用示範、樓宇氫供能、園區數據中心氫備電等氫能科技示範項目,打造氫能低碳智慧園區。同時,該公司還承擔科技部多項重點研發項目,結合起步區新建社區、園區等項目,率先開展“氫進萬家”科技示範工程氫熱電聯供試點工作。
政策賦能助力企業“氫”裝上陣
3月14日,在濟南起步區中科新經濟科技園內,一台白色為底、紅綠色相間的氫能大巴正停靠在濟南綠動樓前。這輛氫能大巴跟2022年冬奧會的氫能大巴係同款,是起步區通勤班車,如今已經享受到了山東省氫能車輛高速免費帶來的政策利好。
交通被視為氫能應用的“先導領域”。根據山東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科學技術廳下發的關於對氫能車輛暫免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費的通知,自2024年3月1日起,對行駛山東省高速公路安裝ETC套裝設備的氫能車輛暫免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費。
“班車往返于園區和濟南西站,每天行駛里程100多公里,高速費大約120元,免費後每年能節省約16000元。”山東氫動力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閆培福介紹,山東省推出氫能車高速免費政策,將極大促進氫能車推廣應用。
已經享受到免費政策的氫能大巴使用的是濟南綠動“氫騰”燃料電池。山東省推出的氫能汽車高速免費通行政策,讓濟南綠動執行董事、總經理陳穎對氫能産業的發展更加信心滿滿。“目前氫能産業已經到了爆發的前夜,免費政策出臺後,不僅可降低氫能車輛運營成本,調動實際用戶使用車輛積極性。同時,該政策的發佈也將極大促進氫能應用由單點城市內運行向跨區域發展。隨著産業規模擴大和技術迭代升級,近年來,氫能裝備價格已降低了很多。以燃料電池為例,從2020年到2024年售價降低了70%以上。相信再經過一段時間培育,氫能車輛就能與燃油車經濟性持平,在交通市場競爭中贏得青睞。”(文 付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