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3年度共有100個項目(人選)獲省科學技術獎 青島首次斬獲省科技進步特等獎
7月26日,全省科技大會在濟南召開,會上頒發了2023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對全省282個項目(人選)進行獎勵。其中,青島市共有100個項目(人選)獲山東省科學技術獎,佔全省獲獎總數的35.5%。獲獎項目(人選)中,由青島市單位牽頭完成的有74個。
在公佈的3項省科學技術獎特等獎中,青島項目佔據兩席,這也是青島首次斬獲省科技進步特等獎。其中,卡奧斯工業智慧研究院(青島)有限公司牽頭完成的“面向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突破開放式製造服務平臺架構、多源異構製造服務資源整合與智慧協同調度優化等關鍵技術,研製了大規模定制網絡協同製造服務平臺,面向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10余個行業的16萬餘家企業大規模推廣應用,取得顯著經濟和社會效益,連續5年位居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之首,榮獲省科技進步特等獎。
“作為國內首個基於工業互聯網的多模態大模型,它訓練出一個面向垂直行業的實現特定功能的大語言模型,將傳統的人找産品變成了産品找人。用戶提出需求後,後臺會把客戶需求轉化成實體模型,去匹配産品庫裏面跟用戶需求最相似的産品。如果覺得還不滿意,設計師可以按照要求去設計,卡奧斯的柔性生産線可以將産品按照大規模定制加工出來,成本並不會提高。”海爾卡奧斯工業智慧研究院魯效平介紹,這樣可以有效刺激需求,減少庫存,實現産銷合一供需匹配,也是提高中國製造業的水準,向高端化、智慧化定制化發展的方向。
獲獎的青島項目(人選)中,一等獎及以上等次31個,其中主持完成一等獎及以上等次20個,較上年度增長53.8%,佔全省一等獎及以上等次授獎項目(人選)的三分之一以上。
來自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的科研團隊,面向深海等能源動力的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針對現有液態鋰電池存在的安全性差、能量密度低、使用壽命短等瓶頸,經過多年持續攻關,研製出高比能、高安全固態鋰電池單體及系統,開發的全海深固態電池系統成功為“天涯”“淩雲”“鹿嶺”等全海深著陸器、深潛器和水下機器人等提供能源動力,為“奮鬥者”與“滄海號”在萬米深淵開展聯合作業提供能源保障,達到國際領先水準。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等單位分別在海洋大數據與智慧計算平臺技術、極端環境材料多級結構設計及耦合損傷防護、中國海區及鄰域深部地質探測關鍵技術等方面取得系列突破性成果,引領行業科技進步。
在2023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青島獲獎項目(人選)中,由企業主持、參與完成的有38個,同比增長12%;在青島市榮獲的17項省技術發明一等獎項目中,青島市企業牽頭、參與的項目達一半以上。
皮爾森帶著清新的穀物香氣,白啤細品之下有丁香花香,IPA則帶有果香的回甘味……菌種是釀酒、調味品、發酵乳等食品生物製造領域的“晶片”,影響著從産品風味、品質穩定到釀造性能、生産效率,再到資源消耗的生産全流程。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牽頭完成的“工業發酵菌種定向選育關鍵技術及啤酒低碳生物製造應用”項目,歷經十餘年攻關,闡明瞭産業化酵母生産性能相關代謝調控機制,建立了菌種定向高效選育技術平臺,優化選育出全球連續使用代數最高的優良系列菌株,推動我國工業酵母理論研究和選育技術水準從跟跑到國際領跑,實現了啤酒産業的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和製造業的高品質發展,榮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