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山東頻道消息(記者 郭富瑩):眼下,正值金秋時節,在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的稻田畫農創BOX景區,一幅幅稻田畫躍然大地之上,勾勒出獨特的田野畫卷。
為向國際講述東營市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故事,10月11日,由東營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和國際在線山東頻道共同主辦的“Hi,Shandong—機遇中國 好品東營”海外媒體東營行參訪活動走進東營市墾利區稻田畫農創BOX景區,來自柬埔寨、韓國、敘利亞等國家的外媒記者們在景區內觀賞萬畝稻田畫,感受鹽鹼地的“華麗蛻變”,了解東營在鹽鹼地綜合利用與治理方面的突破與成就。
外媒記者們走進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的稻田畫農創BOX景區 攝影 郭富瑩
活動中,外媒記者們乘坐觀光小火車遊覽紫藤花長廊,隨後登上景區的觀景塔,觀賞稻田畫美景。“東營市墾利區稻田畫以糧倉、玉米、麥穗等元素進行構圖,今年重點繪‘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沿著黃河遇見海’兩幅稻田畫。”景區工作人員介紹。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主題稻田畫吸引了外媒記者們駐足觀看,“看到這幅稻田畫我感到十分榮幸,這令人震撼的藝術創作,體現了中國人民勞動的智慧。”韓國《世界僑報》總編輯李茂娥説,東營是一座充滿活力、富有文化底蘊、生態環境優美的城市,有著豐富多元化的旅遊景點,相信東營的未來將吸引更多人前來探索和建設。
景區稻田畫 攝影 郭富瑩
景區稻田畫 攝影 郭富瑩
過去,東營市墾利區鹽鹼耕地面積達60多萬畝,佔墾利區耕地總面積的近80%,部分鹽鹼地含鹽量超過10‰。近年來,東營市墾利區不斷深化鹽鹼地綜合利用,加大土壤改良技術研發,推進鹽鹼地開發治理,讓昔日的鹽鹼地變成了“生態糧倉”。在鹽鹼地有效治理和改善後,東營市也在探索特色農業新業態、新路子方面不斷發力,走出了一條“農業+文旅”的創新發展之路。萬畝稻田畫農創BOX景區是東營市“農業+文旅”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景區規劃面積1.26萬畝,是全國單體面積最大的“稻田畫景觀創意基地”。
東營市墾利區稻田畫農創BOX景區風景 攝影 郭富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