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物網融合一家親 紅色合夥聚力量
肥城市持續推進“基層治理示範區、城市經濟先行區、品質城市中心區”建設,為社區黨組織賦權減負增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共商基層治理格局。
在肥城主城區新城街道,“紅色合夥信用治理體系”已經搭建完成,通過“紅色合夥信用治理數字化平臺”,解決基層社區財力投入不足、資源統籌利用不充分、社會力量參與服務積極性不高等問題,實現信用規則有章可循、信用信息互聯互通、信用評價共建共享。
“‘紅色合夥信用治理數字化平臺’歸集整合12大類信用行為清單,開發7類共28個‘信易+’惠民便企應用場景,真正解決在社區治理中‘信用要管用’的問題,起到了‘守信有激勵、失信有懲戒、奉獻有回報’的促進作用,推動社區治理提質增效。”新城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歐陽康寧説。
除了鼓勵和帶動企業居民積極參與社區共建共享外,新城街道還聚焦居民身邊小事,重點推進智慧社區建設。在沙窩社區,工作人員通過數字平臺連結監控系統,就可實現居民信息、車輛通行情況、安防消防狀態等信息“一屏查看”,形成全域智治、高效協同的治理格局。
據沙窩社區黨總支委員何道川介紹,沙窩社區在公共區域安裝了20個火源檢測攝像機、15個消防通道非法佔用檢測攝像機以及30個高空拋物智慧檢測攝像機及垃圾溢出智慧檢測攝像機,並在大屏實時監控,構建了全息全覆蓋的防控網絡。
“小區有人臉識別系統,還安裝了很多攝像頭,24小時都監控著,我們住著也很放心。”沙窩社區居民王平説。
立足城區人口基數大的現狀,今年新城街道充實網格服務團隊,多角度連結創業項目,積極挖掘就業需求,拓展紅色物業的水電、維修等崗位,就近安置居民就業223人。
“我們推進物網融合‘一家親’,深化紅色合夥信用治理,匯集更多治理力量、治理資源,全力辦好居民所期盼的民生實事,讓居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新城街道黨工委書記趙勤勇説。
目前,肥城市依託“桃都善治+紅色合夥信用治理”兩個數字化平臺,實現了“房、人、網、事、評”信息的完整登記和信用積分的管理流轉,以科技賦能網格治理,實現了基層治理服務的精細化和現代化。(大眾日報記者 曹儒峰 通訊員 紀宗玉 梁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