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掌握和匯聚大量信息的政府來説,如何精準、高效地完成海量信息與個體需求之間的匹配,成為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課題。
在濱州,“政務公開+服務”這一形式讓人看到了信息作為一種資源的價值。對此,近日被公佈為濱州市“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的山東科銘建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科銘”)總經理卞春雷深有體會。作為地處博興縣陳戶鎮的企業,雖然在裝配式建築領域有一定實力,但隨著事業的快速發展,企業的技術儲備捉襟見肘,特別是焊接技術,不少難題急需解決。
2023年10月,陳戶鎮組織的一場“政務公開+服務”活動,不僅給企業帶來了濱州技師學院的技術支持,還推薦了與當地有合作關係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先進焊接與連接國家重點實驗室”,並牽線雙方於今年2月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聘請國內焊接行業頂尖專家張洪濤教授為企業的科技“外援”,雙方在項目研發、建立聯合實驗室等領域開展合作,企業遭遇的部分技術難題迎刃而解,此後的“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申報也順利完成。
“政府是各方面信息和資源的匯聚點,通過積極對接企業的需求和高校的資源,讓信息成為助力鎮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資源,這是政務公開的應有之義。”陳戶鎮黨委書記崔建忠説。
近年來,濱州市以推動政府信息“看得見、聽得懂、用得上”為宗旨,以“政務公開+服務”為基本形式,打造全域覆蓋、全量信息、全維公開、全景服務的政務公開專區,通過線下活動、線上訪談、下鄉展演等形式做好政策宣講和服務。
不久前入住濱州中海匯智人才公寓的劉先生,也嘗到了政務公開的甜頭。由外地來濱州工作的劉先生,前些日子在公交車大屏上看到了關於人才公寓的政策解讀視頻。隨後,他按照視頻裏的步驟在網上提交申請,一個多小時就成功申請了公寓。
借助公交系統的車載大屏資源,濱州市打造的“政務公開移動專區”讓人眼前一亮。從“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濱州的政務公開專區不僅遍佈各級政府的辦事大廳、服務大廳,政務公開的“窗口”還開到了車站、博物館、醫院、商場和公交車上。把服務企業、方便群眾作為政務公開的著力點,不拘泥于形式和場所,發揮政府聚合資源的優勢,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澎湃的“公開”動能。
把政策説透,把服務做細。隨著濱州政務公開“濱週知”的品牌知名度越來越高,政務公開正以更大的廣度和深度持續釋放“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大眾日報記者 韓凱 通訊員 史春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