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清市被譽為“中國軸承之鄉”。在這個總人口僅80余萬的縣級市,聚集了5100余家軸承生産製造企業、1萬餘家軸承個體工商戶,軸承産業從業人員達20余萬人。
近年來,山東省臨清市軸承産業以新舊動能轉換為路徑,實現“從大到強”“從強到專精特新”的華麗蛻變。2023年,臨清軸承産業成功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
政策護航 人才引領
臨清市成立了由臨清市領導牽頭的軸承産業轉型升級專班,為産業發展提供一站式、全生命週期服務,先後制定出臺了《臨清市軸承産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臨清市關於支持軸承産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臨清市金融支持軸承産業集群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政策規劃,全力支持軸承企業高品質發展。
此外,臨清市通過柔性引進和人才飛地,與北京大學、山東大學、齊魯工業大學等高校高層次人才開展技術合作,協同創新,建立院士工作站1處、山東省博士後實踐創新基地1處,引進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43人。
在政策規劃和産業人才雙重助力下,臨清市軸承産業已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6家,省級瞪羚企業3家、省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9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56家。 特別是去年以來,面對經濟下行、需求減弱帶來的行業寒冬,臨清軸承逆勢上揚,規上企業産值實現增長20.39%。2023年全市84家規模以上軸承企業實現工業總産值、營業收入、利潤分別為44.1億元、43.42億元、1.8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89%、24.07%、166.4%
科技驅動 産業創新
臨清市與中國軸承行業唯一部屬國家一類大型科研所—洛陽軸承研究所合作共建了山東洛軸所軸承研究院,這是洛軸所在洛陽以外的唯一一家分院。研究院成立後成功獲評山東省唯一的軸承製造業創新中心、山東省服務型製造示範平臺、山東省新型研發機構。
在研究院的強力賦能下,臨清市軸承産業擁有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7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7家,先後榮獲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5項、聊城市市長品質獎2個,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640余項,參與了30余項國家、行業標準制修訂。
智改數轉 數實融合
臨清市大力實施“數字變革創新”,助推軸承産業數實融合,引導中小軸承企業開展智慧化、數字化轉型。根據軸承企業共性需求,制定“煙軸雲科”批量化、輕量化集成改造方案,實現軸承生産車間智慧化、生産進度數字化、車間數據可視化,打造一批輕量化“數改樣板”,破解了軸承企業缺資金不願改、缺樣本不敢改難題。
目前,臨清市軸承行業上雲企業達400余家、上雲設備達5000余臺套,建成了全國首個軸承行業標識解析二級節點,軸承行業數字化車間解決方案入選全國數字化轉型典型解決方案,軸承産業鏈數字經濟總部成功入選省數字經濟重點項目,數字化轉型服務平臺“雲軸聯”被授予全省第一個“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山東專用設備(軸承)行業雲中心”。臨清軸承産業園成功入選2023年度省級數字經濟園區。(文 付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