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聚焦製造強市培育新質生産力 工業機器人、鋰離子電池、半導體分立器件等科技含量較高産品産量增長較快
發展是否高品質,企業最有發言權。當前,濟寧聚焦聚力製造強市建設,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品質發展。日前,記者深入濟寧企業一線,實地探訪新興産業的高品質發展成色。
8納米!在位於兗州區的山東華科創智技術有限公司,科研團隊把“指尖下的技術”做到了全球領先。
“從最前端的納米墨水,到TPsensor,再到終端的應用,我們的材料加速了技術的迭代,應用場景越來越豐富。産品主要解決觸摸touch、人機交互,是未來的一個關鍵觸摸材料,目前已應用到智慧教育、會議商顯、智慧家居等領域。”山東華科創智技術有限公司CEO高奕奕隨手拿起一塊電子屏,移動手指輕鬆畫出了一幅簡筆畫。
山東華科創智技術有限公司致力於納米銀全産業鏈的應用,自主研發的納米銀線技術已達到8納米級別,廣泛應用於手機折疊屏、65至86英寸電容觸摸屏等高端市場。該公司還研發並量産了110英寸超大觸摸屏,解決了大尺寸觸控的技術難題,成為全球行業內的佼佼者。
聚焦工業經濟高品質發展,濟寧市緊盯重點企業、重點行業,加強分析研判,“一業一策”“一企一策”幫助解決問題,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同時,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産業體系。聚焦産業上下游、左右岸有針對性地招商引資,做強做優“231”先進製造業集群,圍繞19條核心産業鏈進行強鏈、補鏈、延鏈。同時加大技改投資,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發展生産性服務業,加力發展數字經濟,推動智算中心建設,培育工業經濟增長點。實施1000個技改項目,加快造紙、橡膠、食品加工、紡織服裝等傳統産業數字化、智慧化改造。
“今年5月,我們推出一款高層消防無人機作戰單元,無人機可以攜水帶拉升200—300米的作業高度,進行高空噴灑滅火,解決傳統舉高消防車高度受限的問題。”在山東龍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負責人鄭怡培向記者介紹了他們研發的“消防新兵”。企業專業從事無人機研發設計、生産、銷售、培訓與服務,致力於工業級應急消防無人機的研發。載重量20公斤至200公斤的無人機系列産品,目前均已實踐應用,覆蓋應急救援、森林防火、地理信息測繪、空中交通管制、通信中繼、城市公共安全、智慧農業等多個領域。
綠色低碳,是高品質發展的另一個重要標誌。這一點在一艘新能源船舶上有了具象化體現。
今年8月,京杭大運河首批新能源智慧商品船在山東新能船業有限公司順利下水,開啟了內河新能源船舶批量化生産的序幕。其中的90米LNG動力集裝箱運輸船,最大可裝載161隻集裝箱,載重近5000噸,續航2000公里,成為京杭大運河可通行最大尺寸船型。
“我們首創內河新能源智慧商品船,通過技術成果集成,顯著增加裝載量,大幅降低單位載重阻力,污染物排放量降低90%以上,碳排放降低15%。”山東新能船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則成介紹。他們利用5G+AI智慧運算技術,建設了綠色智慧化工廠,打造了國內首個綠色化、標準化、現代化、智慧化的內河新能源船舶製造基地,打造以“節能、環保、經濟、高效”為特徵的“4E”船舶。
濟寧聚焦聚力製造強市建設,大抓産業、大抓先進製造業,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培育壯大新興産業、前瞻佈局未來産業。今年前三季度,濟寧地區生産總值為4398.7億元,同比增長5.8%。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工業機器人、鋰離子電池、半導體分立器件等科技含量較高産品産量增長較快,分別增長68.1%、39.9%、20.4%。同時,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9.3%,高新技術投資同比增長18.5%,10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額增長27%以上,經濟發展的後勁十足。(大眾日報記者 高峰 王浩奇 實習生 張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