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鄉村 産業振興】山東萊州:做強海洋種業 激活鄉村振興“芯”動力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11-26 16:12:11

  近日,2024年山東省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現場推進會在煙臺舉辦。萊州市海洋種業創新發展示範區作為此次會議的亮點展示區域,向與會嘉賓展示了其在數字鄉村建設領域的豐碩成果。此次會議上,萊州市不僅展示了數字技術在鄉村治理、農業發展等方面的廣泛應用,更引領了一場海洋種業的創新革命,為傳統漁業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的“芯”動力。

【齊魯鄉村 産業振興】山東萊州:做強海洋種業 激活鄉村振興“芯”動力

“藍鑽一號”大型生態圍欄養殖網箱 供圖 萊州市委宣傳部

  數字引領,打造漁業産業升級新引擎

  萊州市海洋種業創新發展示範區位於金城鎮埠西村,建有國內一流的工廠化育養車間,水體容量達到30萬立方米,規劃中的60余座數字型工廠化育養車間更是將智慧化、生態化水準推向了新的高度。這些車間內部配備了自主研發的新型PE/PP養殖池以及一系列先進的養殖設備,使得繁養基地的規模化、智慧化、生態化水準達到了國內領先水準。

  項目惠及17個村莊、212家養殖戶、6500多戶村民。僅村集體和村民海域、土地流轉收入就達到了0.7億元,為鄉村經濟注入了強勁動力。同時,村辦勞務服務公司的成立更是吸納了周邊3000多名村民就業,人均增收1萬餘元,成為激活村莊經濟發展新動能的有力舉措。

  綠色發展,構建生態漁業新模式

  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萊州市海洋種業創新發展示範區始終堅守綠色發展的理念。通過創新廢棄能源再利用、養殖模式雙循環和底播養殖規模化等措施,示範區不僅實現了節水節能達90%以上的顯著成效,還大幅減少了廢水廢氣的排放,養殖週期也縮短了20%以上。

  示範區利用華電尾廢熱能及蒸汽作為清潔能源,自主研發設計的循環水系統,為園區企業以及40家育苗場提供了熱力保障。同時,推行循環水養殖模式與大型生態圍欄養殖模式相結合,打造了“陸海接力”養殖新模式。此外,規模化實施人工魚礁建設,創新開展貝類底播養殖,擬示範養殖牡蠣和雜交扇貝40萬畝,為海域生境修復和漁業資源恢復做出了積極貢獻。

  人才集聚,賦能漁業高品質發展

  萊州市海洋種業創新發展示範區通過引進權威專家團隊、開展高校産教融合和本土人才培育等措施,全力打造集聚海洋種業高端科技人才和推動海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主陣地。

  示範區已引進多個專家團隊,打造了中國最大的石斑魚種質庫和苗種輸出基地、中國北方最大的貝類繁育基地。年輸出石斑魚苗種2000萬尾,佔全國石斑魚苗種總數的20%;年繁育扇貝、牡蠣3900億粒,佔全國苗種總數的70%。同時,與中國海洋大學、中科院海洋所等20余所高校開展科研項目建設,培育出三倍體牡蠣新品種“前沿1號”等7個國審水産新品種,建立科研平臺9處,獲得專利105個。

  此外,示範區還注重本土人才的培育。通過開展“選種技巧班”“新媒體操作課”等技術培訓,精心培育本地“土專家”,推廣貝類機械化養殖設施技術,實現北方扇貝養殖的迭代升級。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本地漁民的技術水準,也為海洋強省建設貢獻了萊州力量。

  萊州市海洋種業創新發展示範區的成功實踐,不僅為現代漁業的發展提供了新路徑和新模式,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示範區將繼續堅持創新驅動、綠色發展、人才引領的理念,推動海洋種業的高品質發展,為鄉村産業振興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文 劉向東 薛縉 鞠永奎)

編輯:郭富瑩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