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東營職業學院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探索職業教育國際化新路徑,聚焦打造“以河為媒,四海相約”國際合作交流工作品牌,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弘揚黃河文化 展現國際風采
東營職業學院聚焦打造“以河為媒,四海相約”國際合作交流工作品牌,創造性地實施“中文+技能+黃河文化”三位一體國際化合作模式。學院舉辦了教育部語合中心“漢語橋”線上組團項目,通過線上直播與在線教學相結合,為突尼斯、剛果等國家256名大學生開展“中文+職業技能”培訓,讓學生沉浸式體驗中國剪紙、視頻剪輯、傳統建築及武術表演等文化課程。學院還參與世界入海口城市合作發展大會、黃河文化交流論壇,承辦國際青少年“黃河文化”交流營、國際青年交流大會等活動,與來自沿黃九省區高校的11個國家的84名國際青年留學生一起體驗面塑、草編和齊筆等黃河文化非遺手作項目。此外,學院與俄羅斯阿爾梅季耶夫斯克國立石油學院學生在線舉辦“黃河文化論壇”。
國際學生體驗中國書法 供圖 東營市委宣傳部
國際學生體驗中國茶藝 供圖 東營市委宣傳部
聚焦中外合作辦學 培育國際人才
東營職業學院與俄羅斯烏法國立石油技術大學聯合開展石油化工技術專業、建築工程技術專業2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共招收學生263人。學院通過借鑒國內外職教理論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探索並實踐了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跨專業、跨理實、跨校企、跨學院、跨國境”的“五跨”培養模式。學院還引進了俄羅斯職業教育領域的優質教育資源和職教模式,更好地培養富有創新精神、國際視野和國際交往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
加強訪問交流 拓寬全球視野
東營職業學院拓展國際合作與交流,與俄羅斯烏法國立石油技術大學等國(境)外57所高校和機構建立友好合作關係,組織361名幹部教師代表赴海外高校及研究機構進行學術訪問、科研合作和短期學習。學院還在德國、奧地利、英國、荷蘭、俄羅斯、坦桑尼亞、烏干達、泰國等22個國家的高校和企業進行廣泛交流,介紹中國標準和中國方案,推廣中國職業標準和課程,進一步提升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聚焦職教揚帆出海 共築國際橋梁
東營職業學院精準對接中石化勝利油建、科瑞集團等“走出去”企業,校企聯合建設海外職業培訓中心,實施“中文+職業技能”項目。學院與科瑞控股集團合作共建國際學院,“中文+職業技能”培訓涉及53個國家和地區,線上線下累計完成境外員工培訓668人次。學院與肯尼亞泰塔塔維塔大學共建了“中肯職業技術教育培訓中心”,在突尼斯莫娜斯提爾大學建設了東營職業學院海外分校,在泰國和馬來西亞建設“班·墨學院”,參與巴布亞新幾內亞海外分院建設,參與中國(山東)-老撾職業教育共同體建設。學院還在坦桑尼亞、埃塞俄比亞等國家開發了10項國家職業標準和課程標準,並在泰國、突尼斯等“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國際職教平臺上推廣使用。《創新創業基礎》課程成功入選突尼斯莫娜斯提爾大學的選修課程體系,實現了中國教育資源與當地學校專業知識體系的深度融合與互補,奏響了“職教出海”的新樂章。
東營職業學院通過開拓國際交流與合作空間、深挖資源、拓展渠道等措施,不僅在國際舞臺上展示了中國職業教育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也為全球職業教育的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文 張建立 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