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工業經濟總量三年邁向萬億級
經濟大市要勇挑大梁,必須拿出更大氣魄、確立更高定位,才能加快實現更好更快發展。據介紹,濟寧提出的“工業經濟總量倍增”,就是要堅定不移實施工業經濟“頭號工程”,強力推進招商引資、園區建設、工業技改、經營主體培育和重大項目建設,做實“鏈長”制,建強産業鏈,推動各類産業集群集聚、快速發展壯大,工業經濟總量邁向萬億級。
“工業經濟總量邁向萬億級不是憑空想出來的,而是經過科學推算出來的,是有數據支撐的。”濟寧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屈耀武介紹,2024年,預計濟寧市2496家規上工業企業營收實現4750億元。經測算,到2027年濟寧市規上工業總營收將突破9000億元,穩步邁向萬億級。
“奔向新增長極,邁向萬億級”任務艱巨,濟寧將聚焦聚力推進工業經濟“頭號工程”,在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上實現新突破。
濟寧把工業經濟“頭號工程”作為“十個新突破”的首要任務,大力推動“232”優勢産業強鏈壯群,加速形成新能源、高端裝備2個兩千億級,高端化工、新材料、食品3個千億級,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2個500億級産業集群。
“今年特意將食品産業納入‘232’優勢産業,做大做強金鄉大蒜、微山湖漁湖産品、兗州糧油、泗水地瓜、鄒城食用菌、魚臺小龍蝦等特色農産品品牌,全力培育千億級食品産業集群。”屈耀武介紹。
傳統産業是濟寧的寶貴“家底”。濟寧將系統謀劃推進傳統産業升級改造,推動“老樹發新芽”,實施新一輪技改三年行動計劃,依託兗礦能源、太陽紙業、華勤集團、恒信集團等龍頭骨幹企業,重點支持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項目,引導企業持續加大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力度,全力支持企業“智改數轉網聯”。
露天礦山工況複雜、人力難為,山推“智”造就運用5G遙控技術對大型推土機進行遠程操控、決勝於千里之外;飛機跑道鋪設需要極高的施工精度,山推人就把施工圖搬上2D/3D輔助施工設備和盤古平臺,以數字化捅破精準施工的“窗戶紙”……近年來,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頻頻憑藉智慧化爆火“出圈”、厚積薄發,正是得益於傳統産業堅定不移的“智改數轉”。
濟寧將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新能源産業,重點依託寧德時代新能源電池産業基地,吸引更多企業納入寧德時代産業鏈供應鏈。新材料産業,重點發展壯大梁山中稀天馬、微山中稀等龍頭企業,加快建設生物基纖維新材料産業園、碳材料特色園區,支持濟寧高新區建設新材料産業基地。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重點瞄準積體電路、機器人、高端軟體等關鍵技術和基礎環節,加快技術創新攻關,發展壯大鄒城珞石、曲阜晶導微電子、濟寧高新區海富電子等龍頭企業。(大眾日報記者 呂光社 通訊員 步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