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謀劃針對性強、見實效快的激勵措施,激發數智轉型、綠色發展等內生動力 山東規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産率超98%
當前,低空經濟站上“風口”,迎來諸多政策利好。新春伊始,位於濟寧高新區的無人機生産企業山東龍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提前復工復産,3條生産線均滿負荷運轉,1—2月企業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0%。
與企業復産一同跑出加速度的,是深入到縣市區、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現場的工業經濟督導服務組。“我們將問題及時推送給相關部門和各産業專班,集合要素資源全力助企紓困,破解制約項目建設的堵點卡點,推動新項目儘早開工建設,續建項目加快施工進度。”濟寧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目光投向浪潮智慧終端(新泰)産業基地,這個去年11月投産運營的智慧製造基地,在數智化加持下,各生産模組實現了智聯互通的全場景運行,96%的産品方案自動生成,75%的工序自動化完成,産品一次生産合格率達99%以上。“不久前,我們收到一個板卡加急訂單,因為有了ERP系統自動識別物料缺口,觸發緊急採購流程,優化設備排程,最終確保了及時交付。”浪潮智慧終端生産部副總經理楊波告訴記者,技術升級後,企業拓市場、搶訂單都更有信心,也更有主動權了。目前,整個基地正開足馬力高速運轉。
實現一季度山東省經濟“開門紅”,工業大盤首先要扛牢穩增長要務,確保“首戰告捷”。記者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獲悉,山東省各地迅速行動、精準施策,一手謀劃針對性強、見實效快的一攬子激勵措施,一手接續激發數智轉型、綠色發展等內生動力,吹響了復工復産“集結號”。截至目前,山東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産率達到98%以上,基本實現應開盡開。
據介紹,山東省抓改革創新促高品質發展大會召開後,各市、縣(市、區)傳導壓力、細化舉措、壓實責任。工業大市強化挑大梁作用,當好推動山東省工業經濟增長的關鍵力量;其他地區各展所長、齊頭並進,擴總量、謀增量。聊城舉行全市春季高品質發展重大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計劃一季度集中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50個;威海節後舉辦2025新春現場招聘會,提供崗位1.2萬個,現場達成就業意向2763人;煙臺出臺2025年塑強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新動能新優勢“1+1+10”一攬子政策措施,以産業鏈服務推進工作機制為依託,及時協調解決用工組織、物流保暢等實際問題……
省工業運行指揮部則發揮抓總作用,及時調度各成員單位工作措施及成效,跟進監測分析各市主要指標,合力護航工業穩健運行;每日動態監測企業生産情況,緊盯企業用電、用能、用工、物流等方面需求,及時協調保障重要生産要素供給,解決政策性、週期性困難問題,推動企業搶抓市場機遇,加足馬力生産。山東工信、商務、海關等部門協同發力,進一步加大出口監測力度,擴大“新三樣”、家電、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等出口規模,培育綠色船舶、風電裝備、顯示面板等新的外貿增長點。
初步梳理顯示,以寧德時代新能源、濱華新材料、浪潮集團等項目和企業為代表,今年山東工業領域新增産值億元以上項目和企業達千余個,增量大,輻射力強。做好穩的文章的同時,聚焦機械裝備、電子信息、汽車製造、醫藥和新能源新材料等近年來加速成長的增量行業,山東將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夯實多業支撐局面,確保實現全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目標,繼續保持工業大省領先位勢。(大眾日報記者 付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