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聊城臨清青年路街道育新社區老黨校院內人頭攢動,一場以“培‘育’人才 安‘新’就業”為主題的春季招聘會火熱開場,為社區居民鋪就家門口的“就業路”。
招聘會現場,就業招聘崗位豐富多元,涵蓋行政助理、銷售專員、後勤保障的綜合性崗位,寶媽專屬“媽媽崗”,靈活就業崗位等,求職者來來往往,紛紛到自己心儀的崗位前與招聘企業溝通交流。
“工作時間能接送孩子,還有居家辦公選項,這樣的崗位太適合我們了!”抱著兩歲女兒的劉慧敏在簽訂電商客服崗位協議後感慨。此次招聘會為社區寶媽群體量身定制了“媽媽崗”,讓寶媽們實現事業家庭兩不誤。另一邊靈活就業攤位前,鐘點工、洗碗工等家政服務“零活崗位包”,供求職者任意挑選。“每天工作4小時,月增收1500元,還不耽誤給老伴做飯。”58歲的王建軍剛剛在靈活就業攤位前登記了信息,開心得合不攏嘴。
現場還專門設置了技能培訓區,30多位居民正跟著老師學習手工技藝。“假睫毛製作每小時能掙15-25元,學會這門手藝等於多了個‘錢袋子’。我對像是聾啞人,看著教學視頻和老師指導,一會兒就學會了,簡單易上手!”社區居民張強開心得表示。據了解,社區將建立“技能培訓+訂單對接”長效機制,讓居民“學完馬上能上崗”。
現場設置的“就業加油站”提供政策諮詢、職業指導等全流程服務,當天發放就業手冊300余份。據統計,此次招聘會共吸引求職者420人次,企業16家,靈活就業61家,提供綜合崗位50個,靈活就業崗位88個,初步達成就業意向的56人,其中35歲以上群體佔比達65%。
“我們主要通過臨清就業地圖、臨清招聘網,實現供需精準匹配。”青年路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我們已摸排居民就業需求237條,動態對接周邊3公里內的企業資源,積極為社區居民搭建就業平臺。”
“臨清市始終聚焦就業服務,依託街道、社區摸排就業需求,對招聘企業和招聘崗位進行優選,促進供需精準對接,創新就業服務方式。我們將深入推進實施‘社區微業’三年行動計劃,新建16個‘家門口就業’服務站,組建職業指導人才隊伍,推行‘訂單式’技能培訓,助力穩崗就業。”臨清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文 申亞雲 葛廣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