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上午,“機遇中國|呂劇出海 非遺綻彩”東營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展演(韓國楊州)專場在韓國京畿道楊州市纖維綜合支援中心大講堂拉開帷幕,包括呂劇在內的眾多東營非物質文化遺産亮相韓國楊州。
呂劇演出現場 攝影 李好
呂劇演出現場 攝影 李好
來自東營市的呂劇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王玲玲,以一身華美俏麗的花旦扮相亮相舞臺,憑藉輕盈靈動的表演,優美流暢的唱腔,一開場就贏得了現場韓國楊州市民的喜愛。一曲呂劇《三拉房》選段“郭素真房中笑嘻嘻”,韻味十足,餘音繞梁。
展演現場推介東營城市形象 攝影 李好
在舞台中央,伴隨著大螢幕播放的東營城市形象圖片和視頻,主講嘉賓向現場的韓國楊州市民介紹了東營市的歷史文化、自然資源,展示了東營靚麗而現代的城市環境、壯美奇特的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景觀,並以呂劇為代表講解了眾多獨具東營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詳盡生動的講解讓在場的韓國楊州市民深切感受到東營生態優美、物産豐富、文化繁榮的現代城市形象。
韓國楊州市民觀賞非遺展品 攝影 李好
在參觀體驗互動環節,淳樸生動的東營剪紙、鄉土氣息濃厚的劉氏布偶、做工考究的廣饒齊筆、精美實用的東營草編等眾多東營非遺手工藝品,以及東營城市卡通吉祥物、冰箱貼、書籤等文創産品,《東營 黃河從這裡入海》《黃河入海 生態東營》《呂劇傳承》等畫冊書籍引發了現場市民的濃厚興趣,每一個展品前都吸引了眾人駐足觀賞。其中,東營城市卡通吉祥物“河東東”“海營營”尤其惹人喜愛,大家紛紛拍照紀念。
韓國楊州市民穿戲服體驗呂劇 攝影 李好
作為本次活動的主要展演項目,呂劇更是活動中當之無愧的“頂流”。現場市民紛紛在王玲玲的耐心指導下,穿上戲服,有模有樣地學習呂劇戲曲動作,並拍照留念。
在呂劇體驗結束後,現場市民還獲贈了具有東營城市特色的文創小禮品。
“今天是第一次觀看呂劇,雖然只看了一些選段,但非遺傳承人的親自演繹,讓人感到很驚喜。僅僅一個小小的肢體動作,就能讓人感受到那種情境,即使不懂中文,也能理解。”楊州市民裵昭恩在觀看呂劇演出後説,“呂劇飾品非常華麗,這些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過現場觀看呂劇演出,我産生了想去東營市看一場完整呂劇演出的想法。”
部分觀眾與王玲玲合影 攝影 李好
呂劇作為山東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呂劇代表著“山東聲音”,以其淳樸生動的語言、優美悅耳的唱腔深受群眾喜愛。
近年來,東營市大力實施呂劇振興工程,呂劇藝術煥發新時代光彩。東營市擁有4家專業呂劇團體,並扶持發展100余家社會劇團。大型呂劇《潮涌黃河口》《孫武》《鄉人俚曲》獲“泰山文藝獎”,呂劇《三春柳》《紅柳灘》《老樂醉酒》等作品獲山東省“文藝精品工程獎”,呂劇小戲《隨禮》《村官上樹》分獲全國第十五屆、十六屆“群星獎”。呂劇多次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代表參與中外交流活動。
本次活動是“機遇中國 多彩山東”中華文化出海項目活動之一,伴隨著活動的持續開展,未來將有更多山東城市走出國門,綻彩海外。(文 宋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