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18”國際博物館日即將到來之際,位於山東東阿縣的中國膏方博物館舉辦了“膏方·未來:千年智慧的當代迴響”主題展覽,獻禮第49個國際博物館日。作為全球收藏中醫膏方數量最多的博物館,此次展覽圍繞2025年國際博物館日“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主題,探索傳統中醫藥文化在當下的傳承與新生。
“膏方·未來:千年智慧的當代迴響”主題展覽吸引了眾多中醫藥愛好者前來參觀。 供圖 中國膏方博物館
展覽通過“歷史-當下-未來”的敘事軸線,將中醫藥文化嵌入快速變化的社會語境,既彰顯其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韌性,又凸顯科技驅動的創新動能。在展覽的入口,“膏方千年”主題展區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諸多宋元明清各朝各代的珍貴藥具,以及珍稀的古代醫藥典籍和手稿都在本展覽中與公眾見面。
在“膏方時光廊”中,觀眾可直觀感受從手工熬膏“滴水成珠”到智慧生産線“一鍵成膏”的千年技藝躍遷。在“非遺活化實驗室”互動體驗區,這裡提供藥材辨識、簡易膏方調配(如藥粉混合、收膏)等互動環節,讓觀眾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在清代銅制膏方挂旗工具等文物前,仿佛“穿越”至清宮藥房。
中國膏方博物館是國內專業的中醫膏方類博物館,于2017年5月18日正式開館,館名由原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題寫。博物館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藏品包括10萬餘方膏方文獻、300余套醫藥古籍善本、1500余冊醫生的未出版手稿,以及多件宋元明清各朝各代的藥具。博物館以“保存膏方·研究醫藥·服務生命”為核心理念。2024年年初,中國膏方博物館將一批珍貴的膏方捐獻給國家中醫藥博物館。2025年1月20日,經世界紀錄認證(WRCA)官方審核,中國膏方博物館獲得“世界收藏中醫膏方數量最多的博物館”世界紀錄認證。
“膏方不是塵封的標本,也不是冰冷的文物,而是流淌的文明、哲學的載體,以及公眾可參與、可感知的生命體驗。”中國膏方博物館館長曾凱表示,幾千年來,中醫藥為中華民族認識世界、改造世界貢獻了力量,在未來,更可以為人類健康貢獻中國智慧。中國膏方博物館將持續推動膏方文化從古籍走向生活,讓中醫藥古籍中的“濟世活人”的精神服務於當下和未來,讓文明之河永續奔流。(文 範文)